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辛崇花一把剪刀剪出“万千世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何高迪
  辛崇花有一把神奇的剪刀。
  一张红色纸,几番对折,一番裁剪,说话的工夫,一只“小兔子”便跃然纸上。
  从10岁开始接触剪纸,到现在已有47 年了。数十年如一日沉浸在折折剪剪的快乐中,剪纸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颗初心始于一份心动,续于一份热爱
  在辛崇花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老家房子的窗户格外有魅力,木头格子做成的,用薄薄的白纸糊着,上面贴着红红的剪纸,在阳光映照下显得特别漂亮。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也会剪窗花多好呀!”辛崇花说,那时村里有个大娘剪纸剪得很漂亮,她就天天去大娘家看,也经常问她要个花样子,用煤油灯烟熏一下,就有剪纸的模板了。她把这些模板仔细地收集起来,小心地夹在书本里。
  但很长时间里,她都只能看,不能剪,因为那时候想拥有一把小剪刀并不容易。在辛崇花10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一把属于自己的小剪刀,自此她就再也没有放下过剪纸。
  一直到上大学,辛崇花都一直坚持剪纸爱好,并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开始参加各种剪纸比赛,借助国画的构图,剪过梅花、牡丹、《红楼梦》人物等。
  在参加了越来越多的比赛、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剪纸艺人后,她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艺人。辛崇花认为农村艺人的剪纸更质朴、更接地气,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思虑再三,她终于下定决心,放弃漂亮的国画剪纸转向民间剪纸。
  向农村剪纸艺人学习,向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学习。慢慢地,辛崇花也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

一颗匠心用技艺研磨,从创新入手
  当下,如何让非遗“活下去”,成为一个个非遗传承人所面临的难题。对此,辛崇花坦言 最重要的是创新。
  剪纸最早用于房屋窗户装饰,但是传统的剪纸样式已然是曲高和寡,并不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我一直在摸索如何将古老的剪纸艺术生活化、潮流化,更加具有现代化。”
  几十年的摸索里,辛崇花自创了“锯齿纹一切一铰”碎毛技艺和“五彩留白”“五色满堂彩”彩色剪纸技法,形成了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剪纸作品传统中有时尚、质朴中见华丽,色彩丰富,雅俗共赏,民俗韵味浓厚,颇具装饰效果。
  除了技艺上的创新,辛崇花设计作品时还结合现实生活,与当下的时代特征吻合。在辛崇花看来,剪纸是一个人心境的反映,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祝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能通过剪纸表达出来。
  “在这幅作品中,我用9幅小图构成大图,每个小图都体现了不同的主题。”顺着辛崇花手指的方向看去——渔民在海边载歌载舞庆丰收,体现了日照的蓝色经济;茶农庭院里,年轻姑娘给老奶奶梳头的画面,体现了乡风文明……9幅不同故事的小图构成了《精彩蝶变 迈向百年》这一作品。
  在辛崇花的剪纸中既可以感受到传统之美,又能体会到现代之意,剪纸内容丰富、别具乡情,她的作品获得了50余项省级以上奖励。

一颗责任心守住初心,做好传承
  如果说最初接触剪纸是因为爱好,那如今传承剪纸是因为责任。
  “传承这件事,任重而道远。当前很多非遗技艺后继无人,传统技艺逐渐消亡,守住初心、做好传承,是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挑战。”辛崇花认为。
  在2013年被评为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安庄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后,辛崇花深感责任重大,“所谓传承人,弘扬和传承是第一要务。”
  2014年3月2日,在莒县莒州文街内,辛崇花剪纸传习所首次免费剪纸培训班开班。传习所遵循“点亮一盏灯,光明永不停,奉献一份爱,剪纸传下来”的传承理念,目前已有上千人在这里免费学习剪纸,还包括来自莒县福利服装厂的残疾工人。“开设这个传习所,主要是想着能为剪纸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地方,给他们一种家的感觉。”
  自2019年莒县县委统战部组建“同心莒州”志愿服务队以来,辛崇花带着她的学员全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在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剪纸作品的同时,免费培养剪纸爱好者,帮助他们实现剪纸创收。
  作为文化传承路上的接力者,为了传承好老祖宗的技艺,非遗传承人一“钻”往往就是几十年、一守就是一辈子。传承,对他们而言既是肩上的使命担当,更是扎根于心中最真挚的情怀。辛崇花如是,千千万万的非遗传承人亦如是。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辛崇花一把剪刀剪出“万千世界”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