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事关信贷、利率、房地产
三部委联合发声传递了哪些政策信号

  8月20日,央行发布公告称,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继续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

  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货币金融政策将朝着稳增长方向进一步发力。其中,7月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偏低属于短期波动,8月将出现较大幅度上扬,并恢复同比正增长。会议将“力度要够”放在首位,表明接下来宽信用力度将明显加大,金融数据总体上将继续领先经济数据,为经济复苏动能转强积蓄力量。
  在王青看来,“结构要优”是指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将以进为主,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房地产行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我们判断,在6月30日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后,后期还有可能增加其他结构性政策工具额度,也不排除创设新的政策工具的可能。“价格可持续”,则是当前的重点是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
  本次会议还强调,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 预计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

  本次会议还提出,要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王青认为,这首先意味着21日5年期以上LPR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将更大幅度下调,并将带动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行。同时,为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后续有可能进一步出台其他房贷政策优化措施,包括适度下调二套房贷利率下限等。
  实际上,近期多个城市已经或正在考虑调整优化房地产相关信贷政策。其中,部分二线城市拟重点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并调整相关贷款利率下限。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较为疲软,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仍有待复苏。因此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适时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紧迫性。
  董希淼建议,继续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商业银行应改变“认房又认贷”要求,已结清贷款的购房者,在首付比例、利率等方面适用首套房贷标准;同时降低二套房贷首付比例。金融管理部门应优化相关要求,支持银行更好地服务改善性住房消费者。
  此外,本次会议提出,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

增强金融支持可持续性 存款利率或仍有下降趋势

  此次会议还提出,要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切实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6月和8月1年期LPR报价下调,以及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推动下,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过程或将开启。
  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存款利率将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
  王青认为,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将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推动银行较快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这也是本次会议再度强调“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的指向。
  央行在《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并以此作为报告中第一个专栏内容,阐述了银行维持合理利润增长的内在逻辑。对此,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这预示着存款利率再度下调已箭在弦上。
  “银行业净息差水平已基本接近长期金融稳定的底线。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势在必行,且较为迫切。”王一峰指出,贷款价格下行进一步强化负债管理必要性。主要银行或于近期再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并同步下调内部利率授权上限,且幅度大于上轮。这将是继2022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和市场形势,第三轮主动调整存款挂牌利率。从存款定期化趋势看,本次挂牌利率下调,仍将可能是非对称的,即长端降幅大于短端,此举有利于缓解存款定期化、长久期化,同时能够减轻资金空转套利。

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会议还要求,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精神,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在复杂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下,国内持续补齐监管制度和法律短板,积极推进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未来需要不断提升风险预警、预防和处置能力,促进金融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研究员丁宇佳认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城投平台等主体形成的隐性债务存在一定风险。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与较高的债务负担并存。关于规范城投平台融资行为,财政部和原银保监会曾分别指出,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强化监管,依法依规支持城投公司合理融资,有效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新京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热点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部委联合发声传递了哪些政策信号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