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饺子里的生活滋味
  

周国利
  立冬,首先想到的就是吃顿家常的饺子。简单的白菜大葱肉馅饺子,就足以安抚自己的胃和心。虽然来闽南已经十三年,但心里对家常饺子的念想却有增无减。
  吃饺子的习俗在北方源远流长。回顾五十年来的生活变迁,其实也能从一顿平平常常的饺子上,表现出年代更迭、经济条件、家庭状况、个人习惯、地方区域等各方面的差异与感受。
  吃饺子的习俗早已不局限在寒冷的冬至。在家乡,立冬和冬至这两个节气,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吃一顿热腾腾的饺子还能防寒取暖。另外还有“迎亲饺子,送亲面”的说法。一家人团聚时,围坐在一起,剁肉、拌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煮饺子,在热热闹闹、和和睦睦的温馨气氛中,把吃饺子与阖家团圆联系在了一起。
  如今在家里吃一次饺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几乎随时都可以做顿饺子来吃。但关于家常饺子的故事,却可能是一百个家庭,就有一百种的味道。
  六七十年代,我们家里如果想吃一顿饺子,只有冬至和年三十晚上,才能享受到的这种待遇。虽然仅仅是一顿萝卜、白菜馅里面剁一点点五花肉的饺子。那时候,家里一是真的没钱改善生活,二是买肉也是凭专门的肉票,限量供应。母亲是我们十几口人大家庭的顶梁柱,天天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大家吃上饭,吃饱饭。真是遇到买不来一点肉,而又恰逢老人或孩子过生日,或生病了,很想吃一顿饺子改善一下时,母亲的办法常常是用之前积攒下的一点炼完猪油的油渣,剁碎了用黄豆酱炝一下,搅拌在萝卜、粉条的馅里,包一顿饺子,这已经是特别难得,特别诱人的美食了。
  记忆中有一回,最小的弟弟生病住院三个月才回来,给母亲说:很想吃碗饺子。而家里偏偏连一点油渣都找不到。母亲没有被难倒,就在屋后小菜园里摘了一把长豆角,开水焯熟、剁碎,炒一个鸡蛋拌成馅,包了一大碗饺子。弟弟狼吞虎咽地把饺子一个不剩的吃进肚,当时的吃相与满足,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心里一阵酸楚。
  八十年代初期,生活条件改善许多,顿顿可以吃饱饭了。可还是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每个家庭想吃就能吃到饺子的。记得当时在我们国营农场,我初中的一个发小,父母亲从洛阳工学院被下放到农场的干校十几年,1981年也是在立冬的时候,终于平反恢复工作,调回洛阳。准备举家搬迁的那一天,洛阳来辆货车帮助搬运家具。本来是家里的大喜事,可是他父母亲却在家里怎么都凑不齐包一顿饺子的面粉,好给两个司机和帮忙的同事吃。那时候的粮油、肉蛋还是按规定的标准,每月定量凭粮票、户口本供应的,根本没有余粮。他们跑了农场周围几个公社的粮油店,拿着钱却买不来几斤面粉,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中我跑回家告诉了母亲,她毫不犹豫将我们家的面粉均出几斤送过去,终于赶在中午包了一顿饺子让司机和帮忙的同事吃,才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30多年过去,2006年冬季,我到洛阳再见到发小的母亲时,老人家第一眼就认出了我,叫着我的名字,拉着我的手,首先就讲起当年我家支援他们几斤面粉包饺子的事,仍然充满感激。
  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我父母亲这一辈老人,还坚守着迎亲饺子的传统习惯,每次儿女、孙子辈从远方回到家,总会惦记着割肉、买菜、剁馅、和面,一家人坐一起吃一顿团圆的、热腾腾的、香甜依然的家常饺子。以至于我女儿谈起大学期间、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的感觉,首先想起来的就是,吃一顿爷爷奶奶亲手做的五花肉、青萝卜、炝豆瓣酱的传统饺子。
  随着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我们的饮食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普通的家常饺子见的少了,各具特色的饺子丰富了,海鲜饺子、菌类饺子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感觉可以吃的都可以包到一个饺子里。但是,饺子里所包含的那种家庭、亲情、团圆、幸福的味道永远都不会变。
  十三年前,我来到福建晋江工作,看到宿舍门前有一片荒草地,就动手翻土、除草,栽种了白萝卜、韭菜。业余时间浇水、施肥,蔬菜长得郁郁葱葱。逢年过节,特别是在立冬和冬至的时候,就一定会叫上五六个老乡、要好的同事,随手拔几棵萝卜,割几把新鲜的韭菜,剁五花肉,炒鸡蛋,和面,拌馅,吃顿家常饺子。大家边做边聊,包饺子下锅,热气腾腾地围坐在一起,虽然是普普通通的一顿家常饺子,大家却可以从中品味到一份浓浓的温馨和幸福。
  每逢佳节倍思亲,异地他乡,我们常常思念的、可以聊以慰藉的可能就是一顿家乡的饭菜,一顿家常的饺子。因为吃到饺子,我们就会想起家,想起亲人,体会到温暖,体会到幸福。
  立冬了,天冷了,想家了,思念亲人了,怎么能不吃顿家常的饺子呢?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饺子里的生活滋味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