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了,可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狂吃狂睡的假期里没回过神来,不过,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大家不得不又回到紧张的工作中。那么,古代的上班族们也会有节后综合征吗?不如我们就来聊聊古代上班族们的那些事儿。
上班乘车有讲究
今天的上班族上班使用的交通工具多是地铁、公交或是自驾等,其实,中国古代乘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古代上班乘车有档次之分,人们所乘坐的车辆要求与身份相符合。早期上班族所乘车辆的档次高低,主要表现在装饰材料上,比如以车轮的多少、拉车马匹的数量等来区分车辆的档次。车轮越多、马匹数量越多,车的档次和车主的身份就越高。在汉代,六百石以上官员可以将供遮蔽用的左轓漆成红色,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可以将左右两轓均漆成红色。除此之外,车顶盖也有区别,老百姓只能用青布盖,而千石以上的高官可以使用像绸缎这样的精美面料制作车盖。
到了唐宋以后,对于上班乘车采取了收紧的政策,提倡骑马上班,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乘车。当时骑马上班和如今骑自行车、电动车上班一样,在唐宋的街头很常见,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更为流行的是坐轿子上班,而坐轿子上班的人,一般以文职官员和年长者为主,武官一般骑马,以保持尚武精神。这也是“文官坐轿,武官骑马”的由来,但文官也不是谁都可以坐轿子的,明代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坐轿,三品下官员还是要骑马上班,即所谓“三品乘轿,四品骑马”。
古人的上班时间就相对有些悲催了,古代早上上班往往在鸡叫时分就得起身准备。具体来说,古代上班时间是“卯时”,也就是5点—7点这段时间。
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往往都设有门禁,古时的办公场所和现在一样,也都设有“门禁”,叫做“门籍”,门籍是由一个一尺二寸长的竹片做成,上面写有官员的名字和特征,悬挂于宫门上,来往的官员们需要等门卫查验后方可进门上朝。唐宋以后,门籍逐步被随身携带的身份证取代,如唐宋有“鱼符”“虎符”,明清有“牙牌”“腰牌”,这既是一种“身份证”,又是上班“通行证”“工作证”。
古代不仅“门禁”十分严格,考勤制度也是相当苛刻,比如京官,如果不能上朝,需要说明情况和理由,并且要在门籍上注明。如果是身体有恙,便在名字下注明“病”字。正常情况下,官员是不能不上班的,特别是在京高级官员,不参加例行朝会属于严重错误。通常情况下,只有出现雨雪等极端天气,或是皇帝主动取消朝会时,早上才可以不上班,即所谓“放朝”。但是,放朝只是取消出席皇帝主持的早班会,并不是不用上班,官员们仍要到衙署坐堂,处理事物。
地方公务人员的考勤,相对京官来说要宽松一些,但同样有一套成熟的考勤制度。上班族每天要参加点名,因为点名时间设在卯时,故称“点卯”。这种“点名”的制度到后来则更加规范,不再简单的点名,而是和注门籍一样,官员要在“签到簿”上签到。即使因公出差,也要先在签到簿上注明不能到岗的原因。对于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各朝都出台了相应的惩罚制度。到明清时期,考勤制度成为了司法条款,上班迟到、旷工不是“违纪”,而是“违法”行为。
宫女上班规矩多
看过了官员们上班的规矩,不如再来看看在宫里当差的宫女们上班都有哪些规矩呢?
大部分宫女都是从民间海选而来,她们出身于良家,品德素质较高,常有晋升为宫中女官的可能。还有一部分宫女是因为自己或家人犯罪而进入宫中的,她们在后宫的地位最低,承担着后宫的下等劳动,也有些凭借自己的手艺在宫中从事缝纫、刺绣之类的工作。此外,还有少数宫女是由附属国、地方官等进献入宫的。
宫女的职责是为皇帝和后妃们服务,为了满足主子们安逸奢侈的生活需要,宫女们承担着后宫繁杂的劳动,她们的工作范围包括宫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此外还有专门从事歌舞杂耍等表演项目的宫女,无论是日常劳动还是歌舞表演,都是十分辛苦的。除了日常劳作,宫女们还要接受各种教育,她们学习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音乐艺术以及各种技能。
宫女们每天不仅要辛苦的工作,睡觉的姿势也要被严格规定,清朝时规定,宫女睡觉不允许仰面朝天,必须侧着身子。这样规定的原因是因为传说各殿都有殿神,夜里会全出来察看,以保护太后和皇上的安危,所以宫女们睡觉得有个样子,以免冲撞了殿神。
在如此严苛的工作制度之下,古人的节后综合征却比现代人轻的多,原因大致有两点:第一是古时诱惑不多,无需为了数不完的活动和聚会付出精力,过节时,一家人坐在桌前吃完饭喝杯水基本就可以睡觉了。第二是古人大多自律性强,按时作息,不会经常性地处理突发情况扰乱生物钟。而应对古人节后综合征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上述那些严苛的规定以及刑罚,常规假日之后都必须要销假,否则,轻则扣俸禄,重则丢官罢职。同时朝廷的公务员工作压力大,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工作上一个不小心的错误就会毁了自己的前程,在这样的巨大代价面前,古人们自然是放假就好好休息,工作就打起精神工作,也就无暇顾及节后综合征为何物了。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