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乍暖还寒,虽然气温逐渐走高,但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感冒、发烧、咳嗽等各类流行病的发生。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意思是说,在春季向夏季转变、秋季向冬季转变时,不要急于减加衣服,这样能够增强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易生病,保障机体的健康。春天到底为啥要“捂”?该怎么“捂”?
为什么要“春捂”?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捂”就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以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
1.“春捂”能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恒定的体温,一靠血管收缩和皮肤出汗来调节,二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春季过早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健康。
2.“春捂”有益于抵御风寒
“春防风,又防寒。”人体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在春天开始复苏,使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活跃起来,毛孔张开,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此时如果冷风袭来,人就可能感到非常寒冷,“春捂”正好可以抵御春季寒气。
3.“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变化
初春是由寒冬向炎夏过渡的季节,昼夜温差大、多雨、风寒湿热交替。若过早脱掉厚衣服,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变化,易诱发疾病。
如何科学进行“春捂”?
“春捂”的目的是抵御寒气入侵,但很多人把“春捂”简单理解为多加衣服,其实并不准确。“捂”,也是有原则的。
1.捂对时间
“春捂”要把握时机。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例如感冒、消化不良等,会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捷足先登。“春捂”的最佳时机应在气象台预报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为宜。
2.捂对温度
研究表明,15℃可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即可不加衣物。此外,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进行“春捂”了。
3.捂要有度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如果“春捂”时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急着减衣。
除了衣着方面,饮食上的“春捂”也很重要。春季适宜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品,如豆豉、韭菜、葱、香菜等。生冷之物应少食,早春饮茶应饮用一些性质温和的茶类,如红茶和黑茶,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春捂”,要“捂”对地方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提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即“春捂”要捂下身,上身衣物可以略减,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一致。
1.捂肚子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2.捂脚
“寒从足下起”,四季的养生保健都应该注重足部保暖。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单鞋。
3.捂背
中医理论认为背部属阳,而贯穿整个背部的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后腰又为肾之府,胃肠道不好的人以及肾阳虚的人,千万不要急着把低腰裤穿起来。腰细虽美,也不能露得太早。
不同人,不同 “捂”
“春捂”的原则更多适用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及儿童。对于青壮年,尤其是体质偏燥热、阴虚或者湿热的人,“春捂”就不一定适合了。
1.关节疾病患者临床上,有许多关节疾病都和初春受寒有关。有的患者冬季总穿露肩装,得了肩周炎。此外,膝关节疾病和颈椎病的诸多发病原因中,也都有保暖不当的影子。要注意保护好肩膀、膝盖、腰椎、颈椎等全身重要关节,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这些地方。
2.冠心病患者
寒冷刺激会令血管收缩、痉挛,增加心脏负担,容易成为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前胸和后背是冠心病患者春捂的重点部位。
3.妇科疾病患者
女性的很多疾病都可以归结到气血瘀滞上来。而影响气血运行的,外界寒冷刺激是重要的一方面。痛经患者、平时手脚发凉的女性尤其要多加注意。
4.体质偏寒的女性
这些女性往往有脾胃虚寒的问题。因此,患有胃炎、胃溃疡的女性此时要避免寒冷刺激导致疾病急性发作,出现腹痛等症状。
5.小儿
体质偏弱易感冒的儿童更应注意“春捂”。对于体质偏弱易感冒的儿童,或总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复发性哮喘的儿童,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后抵抗力下降诱发旧病。
总的来说,春捂的精髓就是根据天气变化和自身素质适当“递减衣物”,以保护初萌的阳气。(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