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医书《五十二病方》就有记载,名曰“角法”。对于现代人来说,拔罐常用于逐寒祛湿、疏通经络,它除了对手法、频率有要求,还有最佳时机——夏天。
专家解读夏天拔罐为什么效果更好,并澄清误区列出禁忌人群。
夏天拔罐效果比其他季节更好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位更敏感,此时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因此,夏季是拔火罐的旺季。
另外,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人体内很容易湿气积聚,此时拔罐不仅能温补阳气、增强体质,还能收获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
拔罐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治疗很多疾病,但也有一定的适应症,例如一般的腰背痛更适合拔罐;在背部拔火罐对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比较有效。
常见的拔罐方法分为留罐、走罐、闪罐和刺络拔罐4类,各有针对性:
留罐
将罐吸附在体表后,固定留置5—10分钟,这种方法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症,如颈肩腰腿痛。
走罐
在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附在体表后,手握罐底,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适用于腰背等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
闪罐
将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治疗面瘫常用此法。
刺络拔罐
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皮肤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将罐吸附在体表,拔出血液3—5毫升,多用于治疗痤疮等皮肤疾患。
为什么拔罐大多在背部?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为阴,背为阳。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背俞穴。这些穴位分布在膀胱经上,与五脏六腑相对应,反映内脏的生理和病理状况。
传统医学注重背部的养生保健,就是运用拔罐、捏脊、擦背、捶背、刮痧等方法。作用于背部经络和背俞穴,起到强身健体以及辅助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作用。
北京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王朋介绍,现代人大多久坐少动,容易造成背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拔罐可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而且背部比较平整,肌肉丰厚,易于拔罐,尤其是拔膀胱经,是最普遍的一种养生手段。
澄清对拔罐的4个误解
临床发现,很多人常常陷入一些误区,认为拔罐后罐子吸附在身上的劲越大越好,时间越久越好,最好能拔出水泡或把皮肤拔得黑紫才管用。
事实上,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上述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性误区:拔罐的操作“太过了”,刺激量太重了,对身体已经造成损伤。
误区一:罐子吸附在身上的劲越大越好,时间越久越好
有时拔的时间太长,罐子下会出现小水泡,会让人误以为是大量湿气被吸出了体外。其实,中医的湿气泛指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致病邪气,不应简单理解成罐子下拔出的水。
拔罐后出现的水泡会带来疼痛和破损后导致的感染,应尽量避免这一现象出现。一般体质的人,留罐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避免水泡出现。
误区二:拔出的罐印越黑效果越好
拔罐时,受到吸附、牵拉的部位在起罐后发红、发紫,有痒或痛感或出现红紫色的疹点都是正常现象,一般过1周左右会自动消除。
在久受病痛的颈、肩、腰等部位拔罐时,拔出的罐印往往颜色更深,呈紫黑色。这提示我们拔罐局部的问题较为顽固,拔罐位置选择准确,后续还需要继续处理。
因此,罐印的颜色能给我们一个有效反馈,只要根据罐印颜色正确判断病痛的进程就可以了,但不必刻意为了追求罐印的颜色深而加大罐子吸附的力度或延长留罐时间。
误区三:同一部位反复拔罐,效果更巩固
人体的穴位是由经络连缀、串联起来的,只要拔罐的位置在经络的循行线上就是有效的。同一个部位在一周内不必反复拔罐,沿着人体纵线向上或向下另找一个地方拔罐,同样有效果。不论在哪个地方拔罐,一周内都不建议超过3次。
误区四:拔完罐就洗澡
拔罐是一种偏泻的操作,在带走人体湿气、促进气血运行的同时,也会造成毛孔张开,局部皮肤敏感、脆弱和虚损。洗澡或泡澡会导致寒湿趁虚入体,得不偿失。如果需要在拔罐的当天洗澡,建议将洗澡时间放在拔罐后6个小时或更久。
需要提醒的是,体质虚弱的人、心脏病患者、孕妇、妇女月经期不宜拔罐。皮肤有过敏、溃疡或水肿,以及颈部两侧、胸腹部、四肢内侧,也不太适宜拔罐。
在家拔罐建议选择抽气罐,而不是传统的火罐,以免烫伤。(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