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就业前景和薪酬成考量首选,更钟情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过千万高考生填报志愿 “个人兴趣”从第一位跌至第六位

  数据显示,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比往年更加紧密地围绕就业前景和薪资待遇,理工类学科、高技术专业和中部、南部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还有长三角、大湾区这样的上市公司聚集地,成为考生和家长的优选。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付费的志愿填报服务,价格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形成近十亿元的市场规模。有声音认为,市场非理性过热以及公益普惠性质的志愿填报服务存在短板,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成因之一。

专业就业前景及薪资成选择专业首要考虑

  数据显示,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考量因素依次是专业(34.6%)、学校(32.5%)、城市(27.3%),与往年的学校位列第一有所不同。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科技和经济的进步日新月异,社会产业变化迅猛,某些行业一旦成为风口,形成热潮,可以极大地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在求职市场上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上一辈人的观念里,数理化占据半壁江山,如今看来此风更盛于旧时。数据显示,中国高考生所学科目偏理科(56.5%)。考生主要偏好专业排名靠前的依次是工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分别占比26.75%、25.81%、23.63%、23.48%、23.32%。
  “专业就业前景及薪资”是考生选择专业的首要考虑,占比为52.6%,基本上是决定性的因素。在2023年的数据,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是否为热门专业”和“个人兴趣”,在今年被“是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专业师资力量”所取代,其中“个人兴趣”从第三位跌落至第六位,排在“毕业深造机会”等因素之后。而早至2022年,“个人兴趣”位列第一,就业和薪资排在第三位,低于“是否为热门专业”。
  选择学校的时候,学校名气(C9/ 985/211/双一流等)成了排第一的考量因素,在金字招牌之下,往年排行更靠前的“学校综合实力与口碑”“教学条件和设备”今年位置滑落。
  这短短两三年的变化可见,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之下,众多考生收起了一些个性化、短期性和随意性的考量,更重视大学所投入的实际资源。
  在谈及考生选择城市的考量因素时,大学资源仅次于就业机会排行第二,紧接着是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企业数量。可见,一座城市企业、大学资源越丰富,越利于个人的就业和成长,以及作为经济发达区域在穿越周期时抵抗风险。

就业岗位多 成长机会大考生更爱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主流,高技术行业出现大量职位空缺,相关专业成报考热门。新质生产力涉及的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等新型工科专业,成为今年报考热门方向。结合去年秋招的数据看,工科依然是就业市场上的扛鼎专业,人工智能行业前景也被市场看好,简历投递数量领先其他。
  数据还显示,49.15%中国高考生意向城市为一线或新一线,上市企业及高校集聚地,就业岗位多,成长机会大。对于毕业生来说,选择一个理想的“新手城市”开启职业生涯,该城市的高校和企业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影响着未来的工作环境、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和个人生活。
  截至2023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3074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242所,高职(专科)院校1547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沿海地区的高校资源更为密集。按省份看,河南省、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拥有的普通高校数量较多,均在150所以上,每年为职场输送大量的新鲜血液。
  截至2023年,世界500强中有142家中国企业,主要分布在采矿、原油生产、贸易、金属产品、车辆与零部件、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北京(53家),其次是上海(12家),深圳(10家),杭州(7家),中国香港和广州各有6家,成都也有4家。

十亿元新市场欠缺引导 公益普惠服务需“补短板”

  随着高考录取方式的改变,院校专业的增减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对普通考生和家长来说,高考志愿填报难度也在不断上升,有近四成人坦言担忧自己“选错专业”。
  目前公益和普惠性质的相关服务存在短板,仍有近三成的受访高考相关群体认为自己“不太了解高考志愿填报”,这个比例在去年是两成多,由此产生了付费的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从数百元到上万元的服务,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愿意购买。其中价格在201—800元区间的产品最受欢迎,有过半受访者认为可以接受。
  数据显示,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9.5亿元。目前由于高考生缺乏获取高考填报信息的渠道,加上高考录取人数逐年递增,高考志愿填报行业付费需求增多,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这个新兴市场也令人不无担忧。从业人员多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填报流程不熟悉、对大学专业及就业前景不了解的“信息差”输出焦虑,引导付费。6月18日,教育部官方网站专门发文,提醒考生及家长警惕“高价辅导”陷阱,明确表示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也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
  专家认为,志愿填报咨询市场呈现非理性过热,既有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前移”等外部环境因素,也折射出高中三年生涯教育未能达效。有关部门需主动作为,加强引导和规范,避免考生和家长因盲从、功利的填报态度掉坑。(新快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微视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过千万高考生填报志愿 “个人兴趣”从第一位跌至第六位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