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又是一年教师节
看古人如何尊师重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让我们开启“时空穿越”之旅,感受古人尊师的礼仪和故事。

“举手提问”“教师节”古时已有
  拜师,是古代新生入学礼的必要环节。据《礼记》记载,新生进入学堂,首先要双膝跪地叩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向老师叩拜,并赠送带有寓意的芹菜、桂圆等束脩六礼。
  到了唐代,拜师礼被归入国家官方礼仪典制。在清代,国子监学生初见老师要“自东阶升堂”。因为在古礼中,东阶为下为卑、西阶为上为尊,并且还需行“三揖礼”。
  除了拜师礼,古人在日常学习中也十分讲究敬师的礼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学生守则”——《弟子职》规定:在课堂上,“若有所疑,奉手问之”;若在路上相遇,学生也需立于道旁,待老师通过后再前行。
  实际上,古代也有“教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孔子。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记载:在汉代,每年孔子诞辰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祭拜孔庙,还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统一宴请,“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
  唐宋时期,不仅沿袭了祭祀孔子的礼俗,各地还会从学校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获“优秀”称号的教师,会得到奖赏和激励。到了清代,在孔子诞辰日这天,朝廷会给各个书院、学府教师“加薪”,成绩卓著者还能“升职”,最高被授予八品职衔。据《帝京岁时纪胜》载,北京民间在当天“禁止屠宰,祭文庙,各书室设供,师生瞻拜”,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这些师生情成千古美谈
  除了孔子,历朝历代还有不少名师受到追捧和欢迎。
  胡瑗是北宋的“网红”老师,范仲淹、欧阳修的儿子都投其门下。他根据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创造性地提出“文理分科”;他还喜欢寓教于乐,讲解《礼记》时,就把礼器绘成图,制成教学卡片。他离开太学时,学生依依不舍,前来送行的队伍浩浩荡荡。
  写下千古名篇《师说》的韩愈也是寓教于乐倡导者。他的课堂氛围很活泼,“恐不完美,游以诙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写文章需“自成一家新语”,吸引了不少学子前来拜师学习。
  除了名师,还有不少名人尊师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最广为人知的,可能要数“程门立雪”的典故:北宋大学问家杨时与好友拜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隆冬,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二人不敢惊动老师,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待程颐醒来,发现二人仍在等着,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厚。
  古训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岳飞幼年家境贫寒,私塾老师周侗免费收他为学生。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拿起老师所赠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以示纪念。

“隐喻”“婉约”的敬师妙语
  文人的笔下,总是不吝惜对老师的赞美。“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大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让“桃李满天下”成为赞美老师的“爆款”流行语。
  人们还喜欢借用古诗词中精妙的比喻,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喻户晓;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也常被用来赞美老师。
  有“隐喻派”,还有“婉约派”。不少文人喜欢“含蓄”地表达对老师的敬重。比如李白在《寻雍尊师隐居》写道:“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通过对寻访老师居处周边景色的描写,倾诉仰慕之意,新意十足;郑板桥在《新竹》中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也是匠心独运。
  “为学莫重于尊师”。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尊师的重要性皆不言而喻。让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尚,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教师节祝福。
  (综合新华网、北京晚报等)

/延伸/
古代中国有没有教师节?
  唐朝中晚期,北京昌平出了一个进士,名叫刘蕡(fén),他忠心报国,主张除掉专权的宦官,结果却被宦官诬告,死后被追赠为谏议大夫。到了元朝,官方纪念刘蕡,便在昌平建起一座谏议书院,书院里供奉刘蕡的塑像。明朝中叶,有一年冬至,状元吴宽奉旨到昌平祭拜皇陵,途经这座谏议书院,留下一首七律:
  门傍高槐向晚开,忠魂长绕故乡来。诸生入学供蘋藻,使者停车治草莱。这首诗大意是说,谏议书院门口种着一棵大槐树,刘蕡的魂灵不远万里归来,当地学生走进书院,在刘蕡的塑像前摆上贡品,而途经此处的吴宽也停下马车,帮学生们收拾祭桌。
  请注意,吴宽奉旨祭拜皇陵的时间是冬至,昌平学生去书院祭拜刘蕡的时间也是冬至,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地选择冬至这天祭拜呢?因为至少从明朝起,古人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和拜谒老师的习俗。
  康熙年间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里收录了明朝的几部风俗志,其中《保定府风俗考》记载:“十一月长至日,弟子拜师长。”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学生要拜见老师。《南阳府风俗考》记载:“冬至,邑人祀先,诣官长、师长相贺。”冬至那天,当地人祭祀祖先,拜见长官和老师。《冬至部汇考》则记载:“新河县十一月长至日拜圣寿,外乡塾弟子各拜业师。……枣强县冬至士大夫行拜礼于官师,弟子行拜于师长。”说的是河北省新河、枣强两县,私塾学生到了冬至要拜老师,秀才、举人和进士要拜座师(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主考官)。
  所以,古代中国虽然没有“教师节”的说法,但在明朝却有冬至拜师的习俗,冬至节可以被视为明朝人的教师节。
(北京青年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1 版:旧闻新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看古人如何尊师重教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