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芳华七姐妹(中)
——《莒地花正开》合集赏读
  

蒋学贡

  写莒颂莒,诗情画意
  莒国历史悠久,山河锦绣,人杰地灵。莒文化,是齐鲁文化三大支系之一。追溯历史,莒地人民践行大义,崇文尚武,忠勇爱国,千百年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赞颂。在《莒地花正开》一书中,七姐妹今古融合,浓墨重彩,赞颂莒地悠久的历史,描绘莒地美好山水,热情讴歌莒地人民。
  史素娟的现代诗《莒》如此讴歌:“莒,披一身霞彩从远古走来,……莒坐拥青山和绿水,莒融入书画和诗文,刘勰曾在浮来山上校经,曾子曾在书院夜颂。莒让你如沐春风到难以忘怀。鲍叔牙说勿忘在莒……莒的名字,三千年未变;莒的故事,源远流长。”
  《关于四千年银杏树的一幅画》中,史素娟如此咏颂:“四千年前谁人种的树,沧海桑田,等着谁的到来。四千年后谁的画,朦胧唯美,扯着谁的牵挂……你所向往的文明,它已替你见证。很多人携手走过的路,早已是它的前生。它的哲学,你不懂。”
  赵月虹在《浮来青茶园不是梦》中说:“夜晚,静谧山庄的远处早已灯火阑珊,古莒国深邃的夜空不时有流星划过……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非酒即茶。此刻,文友们在茶园隐逸,恬静、闲适,或斜躺,或端坐……有几分‘兴来锄晓月,倦后卧斜阳’的懒散。透过窗棂,微微夜风送来谁家的夜半琴声,有一种身在琼楼瑶台之感。”
  七姐妹妙笔生花,表达了对家乡的千般缱绻。
  写莲花,赋予人的情感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高贵而又纯洁,是七姐妹的歌咏对象之一。在《莒地花正开》一书中,张成莲的《莲心·莲语》颇有代表性。
  “莲花……亭亭立于涟涟清波中。每一茎绿梗之上通常只绽放一朵,独舞枝头。并蒂莲开,是难得一见的幸福。一朵莲,静静地绽放于幽幽的水中央,听风轻轻拂过,看雨绵绵洒下,望月皎皎升起……收敛着自己素净的花瓣、清幽的芬芳和满怀的情思。
  莲花淡淡的忧伤、淡淡的落寞,却心静如身下的一池碧水,任岁月悠悠,自笑对红尘。
  时光的长河无声地流淌……一阵清风经过莲的身畔。
  风停了轻轻的脚步,为莲。
  凝视着风的眼神,感受着风的温存,沉静千年的莲心泛起了丝丝涟漪。
  每一个白日,风陪着莲赏人世美景,看着莲笑颜盛开;每一个静夜,风伴着莲倾心而语,拥着莲甜甜入梦。
  莲醉了,满怀的柔情为风流溢,满怀的依恋为风萦系。”
  作者以莲为题,使用拟人、比喻、对仗、铺陈等多种表现方法,对莲花进行了反复吟咏。语句清新,构思奇特,让人读之难忘。
  巧修辞,尽显语言之美
  七姐妹歌咏山水,使用多种描写手法,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其中,史素娟的《龙山龙山》一文,用语朴素平实之中,暗含了多种修辞手法,值得玩味。
  “龙山之美,见山见水;龙山之美,在山在水。山在东西南北又各具特色,东高耸青翠,西连绵深邃,南秀美多姿,北湖光山色。水在山间,如碧玉如琉璃,或柔媚或奔放……人生有三个境界:年少时,懵懂无知,纯净幼稚,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中年多事,琐碎纠结,名利纠缠,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人到老年,一切沉淀下来,澄澈明朗,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心态逐渐平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返璞归真……年少的你来儿童乐园就那么单纯地玩吧;中年的你来爬爬山、涉涉水,在苍松翠柏间放松疲惫的心灵;老年的你来采摘蔬果,吃顿山野饭,与老友喝上一壶茶、一杯酒,都无比惬意。”
  在这短短一两百字之中,作者不经意间使用了比喻、排比、对仗、重叠、反复、递进等多种修辞手法。细细读来,隐隐约约还有一点“骈体文”的意味。我不知道作者是否读过《修辞学》。在一段文字中使用如此多的修辞手法,的确令人惊艳。 (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芳华七姐妹(中)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