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常法
一
在五莲众多河流中,只有石场乡境内的袁公河名字别具一格,最有历史的厚重感。中国用人名命名的河流为数不多,名不见经传的袁公河却是其一。
孩提时,我并不知道流经村南的河流叫袁公河,由于它自西向东从村南流过,村里人都习惯上按照方位叫它“南河”,一个简单朴素但很接地气的名字。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它竟然还有这么一个“高大上”的称谓。
袁公河这个名,一听就有历史,有故事,但凡感兴趣的人,都想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
袁公河全长62公里,流域面积544.06平方公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沭水》中记载:“袁公水东出于青山,寻坤维而注沭。”意思是,袁公水(今为袁公河),发源于青山(今五莲县大青山),流向西南,最终注入沭河(今莒县境内)。在沭河众多的一级支流中,袁公河是流域面积最大、河道最长、水量最为丰富的河道。
它的取名与东汉末年、三国初期位居“三公”之列的袁绍有关。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军阀割据,袁绍经过打拼,逐渐成为坐拥幽、冀、并、青四州的北方霸主。现在的五莲县、莒县之域在当时属青州琅琊郡地界,正在袁绍的势力范围之内。
虽然袁绍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与曹操相比逊色三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大败,但袁绍对待百姓却是宽慈仁厚,所以百姓爱戴他。《献帝春秋》记载:“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官渡之战两年后,袁绍忧愤而死。当他死后,河北地区的老百姓十分伤感,纷纷落泪,就像自己的亲人去世了一样。这应该是老百姓把家乡的河取名“袁公水”,以表示对袁绍纪念的根本原因。如果袁绍泉下有知百姓对他如此怀念,他当死而瞑目、倍感欣慰的。
由此,我想起了歌曲《咱老百姓》的歌词:“谁只要为了咱,老百姓谋幸福,浩浩青史千秋,那个万代留美名。”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自古至今,中国的老百姓心中是有杆秤的,是懂得感恩的。历史中的人物被百姓铭记于心,永世不忘,正是因其德行操守像以其名命名的河流一样,涓涓不息,惠泽绵长。
二
大山孕育的袁公河,继承了山的质朴,山的坚强,山的豪放,山的宽容。它日夜流淌,滋养了一代代英雄儿女,那一块块鹅卵石至今还印证着红色的记忆,那一朵朵浪花仍在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袁公河流域属于沂蒙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鲁东南特委机关曾驻袁公河沿岸的村庄开展工作。1938年9月下旬,中共鲁东南特委书记兼二支队政委景晓村等率二支队后方司令部(即中共鲁东南特委机关)进驻莒县桑园、五莲石场一带,开始在五莲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驻地就设在袁公河畔的柏庄村和上万家沟村。
在驻扎期间,中共鲁东南特委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1940年,鲁东南特委就组织武装力量消灭了日军操纵的反共反人民的反动会道门组织——“万仙会”。特委机关还组织当地青年宣传上学识字、妇女放开裹脚等事宜,要求村里站岗、放哨,做好对付日本鬼子来扫荡的准备工作。同时,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抗日斗争中,为八路军提供情报、运送物资、救治伤员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淮海战役时,家乡人民踊跃“支前”,他们推着独木轮车,步行几百公里到达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转移伤员,运送弹药、粮食等物资,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支援到哪里。
我的爷爷就是五百多万“支前”民工中的一份子。他“支前”达三个月之久,期间杳无音讯,我老爷爷(我老奶奶早已去世)每天站在袁公河畔向南张望,盼着他唯一的儿子能突然出现在他眼前。一天又一天不见人影,全家都以为爷爷牺牲了。老爷爷每天望着水面发呆,眼泪与袁公河水共长流。淮海战役胜利后,历经枪林弹雨的爷爷回来了,全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老爷爷的眼泪从此不流了。爷爷在有生之年,这段非凡经历成为他引以为豪的谈资,每逢和人谈起,说得最多的不是自己躲过了多少颗子弹和炮弹,不是自己推了多少趟独轮车,不是自己抬了多少次担架,不是自己走了多么远的路,而是一个个解放军战士冲锋陷阵、浴血杀敌、不怕牺牲的英雄故事。说到动情处,爷爷那苍老浑浊的眼里总有泪水溢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