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祥林先生印象(中)
  

高昂
  毕业后,我于1970年回故乡一山沟中学教书。闻听朱老师去了石场中学,后又去了于里中学任教。在于里中学,一心为学生的朱老师,省吃俭用买了一个小收音机,吃饭时,把好学英语的学生招呼一堆,围了学校伙房的磨台子一圈,共听英语广播。这几个乡村孩子,后来皆考入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又回到故乡,成了五莲中学外语教学骨干,把外语教学推上了一个新高峰。在杭州获此信息的朱老师自然高兴万分。
  1978年,他终于调回了杭州。自1959年来山沟,到1978年离开五莲,多少个日日夜夜啊!当纺织工人的母亲去世,儿女长大成人,自己的养育之情实在不多。为了五莲的学子,他一直过着与妻子两地分居的日子。
  回杭州,在江城中学复本行教历史的日子,朱老师是欢快的。教书之余,他组织了一个历史访古小组,带学生去六部桥河中寻古币,探凤凰山南宋故宫遗址,瞻马一浮纪念馆,拜岳庙观碑廊,与学生评说宋高宗为岳飞竖的平反碑。这个组的成员,后来有的成了杭州的规划人才,有的成了马一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
  湖山有灵,定知师心。先生退下来的日子,去柳浪闻莺散散步,骑车去苏堤转转,再去曲院风荷的御酒坊忆忆旧,这里曾是他上中学的老地方,去万松书院凭吊梁祝遗迹,去南屏山慧日峰寻司马光石刻,闲时去湖畔居品品茶。当然也忘不了云居山,这座闹市中的寂静山林,少年时,从环翠楼上山,过十二生肖石,经紫阳山腰到云居山的山路,不知走了多少遍。如今,可以去山东麓的积翠亭坐坐,脚下烟火万家,极目云天,气象万千,人在仙境亦如梦。先生考证的李渔晚年居住的“层园”,也在此山中。
  徘徊湖水畔,遍访胜地的朱老师,探史兴发,几不可收。你就先看他写的那些文章的大略内容吧。诸如重建风波亭始末,众安桥南宋三英烈碑,名将张宪之庙,乌龟山官窑遗址,亲历雷峰塔的重建,丹井留千古,张苍水囚禁在何处,良渚古城之我见。
  杭州城景点修复,先生又成了大忙人。他给杭州城建出了点子,高唱钱塘江杭州之母亲的赞歌,什么小议杭州人文景观建设,杭州城标之我见,还是叫天凤阁好,议题之多,内容之广,只在其出版的书中就有60余篇。让杭州人熟悉了这位在外工作多年的热诚市民。
  2009年4月,闻听老师年逢八十,我与一中毕业的校友徐敏宗和刘祥荣去杭州为先生贺寿。
  那是个师生相聚欢快的日子。朱老师当导游,与我们探岳飞父子遇害地,寻当年的大理寺狱,风波亭址。过断桥,去西泠印社,听朱老师讲吴昌硕治印。早已倒掉的雷峰塔盛世重修,自然要登临赏湖光,何况里面还有朱老师建议用黄杨雕刻的白蛇传故事。张苍水与章太炎的纪念馆应当去逛逛。苏轼馆更不能漏,这是朱老师十分喜欢的人物。喜欢历史的先生,自然要去马一浮纪念馆一瞻。康有为住过的丁家山,不忘一登。西湖岸边的汪庄和刘庄要进去看一下,伟人读英语处,有石在卧。记得毛主席独立寒冬的雪地照片,就摄于此。
  连日奔波,80岁的老人仍精神矍铄,为了让朱老师稍作休息,去绍兴访鲁迅故居,拜书圣到兰亭,就没有让先生同行。
  钱江水滔滔,师生情浓浓。在杭州与先生还是要分别了,那一晚,学生设宴敬师贺寿。学生举杯敬,老师笑脸迎,祝福似蜜甜。来杭几日老师倍忙,导游讲史,令人感动。那谢语便溶酒一杯复一杯,平素无酒量者,此刻也成了豪饮派。(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祥林先生印象(中)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