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茶香润心灵 茶韵育新人
——莒县夏庄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的创新实践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穆盛娟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莒县夏庄镇中心小学紧扣时代脉搏,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茶资源与深厚茶文化,匠心独运打造“和雅茶文化”校本课程体系,蹚出一条素质教育的特色之路,为学生成长、教师进步与学校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乡土为基,厚植课程特色
  莒县夏庄镇,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与绿色希望的土地,素有“昔日红色抗战带,今朝绿茶种植带”的美誉,自1956年起便是山东省“南茶北引”的先行试点乡镇,茶园广袤、茶庄林立。学校扎根乡土,将地域优势与教学深度融合。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万亩茶园环绕,孩子们从小浸润在茶香之中,茶文化成为成长的天然养分。学校依此打造300余平方米的茶园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化身“小茶农”,在春季采摘季,跟随老师穿梭茶园,辨茶树品种、习采摘技巧,真切感受茶文化魅力,体悟劳动价值。
  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别出心裁,“五楼四园三厅两广场一长廊”错落有致。“茶文化长廊”记录着学生们的茶文化探索足迹,茶园则是实践的乐园,师生于此共嗅茶香,让校园成为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
  实践策划精细入微,校园设计巧思尽显。楼、园各赋主题,茶史大厅、茶艺小剧场等一应俱全,为学生营造沉浸式学习场景。教学依年级“量体裁衣”,低年级趣味手工课,绘茶具、制茶包,童趣中开启茶文化启蒙;中高年级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纷至沓来,探茶史、析地理、解工艺,培育科研精神。校外,资深茶艺师定期进校,手把手授茶艺、品鉴与礼仪,夯实学生茶艺根基。
  乘势创新,拓宽发展路径
  学校大胆突破,以“和雅情智”为核,设计涵盖茶史文、茶植等六大主题课程,融入日常教学,开启跨学科融合之旅。美术课上,学生挥毫泼墨绘就茶文化;语文课中,借经典茶事描写品悟人生;科学课里,探秘茶叶生长科学密码,传统课堂边界自此打破。
  课程内涵挖掘深入,将“和”文化融入办学骨髓,构建集自然、人文、社会知识于一体的校本课程,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共进。全方位课程框架撑起成长蓝天,品茶会、茶礼活动贯穿其中,以德润心,促知行合一。家校共育新模式更是一大亮点,感恩茶会、家庭茶园管理等亲子活动频出,家校携手,共育良才。
  聚势奋进,收获斐然成效
  多年深耕,成效卓著。学业上,学生于语文、美术、劳动等多领域崭露头角,《采茶舞》闪耀艺术节,茶艺赛场屡获佳绩;品德养成润物无声,文明礼貌、关爱长辈蔚然成风;实践舞台广阔,茶文化节、茶园考察淬炼能力。学校评价反馈机制护航,意见箱集思广益,保障课程行稳致远。
  教师团队蓬勃发展,《和雅茶文化》课题结题、课程获评卓越,多篇论文载誉而归。学校成绩卓著,亮相莒县电视台、学习强国平台,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作为莒县教育的亮点,“和雅茶文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赋能教师成长,收获社会认可,更为各地探索特色教育提供了宝贵范例。展望未来,学校将坚守“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之路,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9 版:悦成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茶香润心灵 茶韵育新人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