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品红楼辛酸,尝今日甘甜
——读《红楼梦》有感
  

岚山区安东卫实验中学 九年级六班 李金 指导老师 孙建梅
  儿时不懂得这本书,浅显粗略地浏览一遍,认为不过是几个少男少女在社会大背景下的故事。但现在,我明白了,不用说宝黛的爱情悲剧,也不用说宝玉避世出家的前因后果,我们不聊孤寂柔弱的林潇湘,也不聊理性周到的薛蘅芜,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的崛起和大家族的没落。
  首先,古典文学史上女性意识的崛起在《红楼梦》中达到了巅峰。
  在思想和情感都被禁锢束缚的时代,曹公却打算为闺阁立传,书中贾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开篇第一章也开宗明义地提出“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充分体现了女性在这部书中的重要性。
  当众人还在扬言“女子无才便是德”时,书中一个个风采各异的女性角色也越发鲜明。她们个性独立,崇尚自由,用富有灵性和天真率直的心灵感知着世界的美好。
  这其中,贾探春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王熙凤养病期间,是探春以精明果敢的才干、清醒睿智的头脑挑起了管理荣府上下的大梁,又在抄检大观园时以凛不可欺的威严斥责了不懂礼数的下人。
  又比如鸳鸯,当面对主子的逼婚,她不屑一顾,最后成了“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再比如尤三姐,她虽得到了权贵的赏识,却不愿做攀附贾府的娇弱花,守着自己的尊严和底线,公开宣布要自主婚姻,在柳湘莲取消与她的婚约时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刎。
  同时,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这一男性形象,表达了对女性美的发现和赞美。贾宝玉在享受富贵和家人的宠爱的同时,也具备了走向外界的自由。与此同时,他又是唯一一个能发现身边美好的男性。这种反差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他关心平儿、悼念金钏、怜悯五儿、体谅探春。
  他眼中没有世俗、地位、等级和偏见,他所见到的只是展现在他眼前的美。他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他大声疾呼“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虽然如今“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存在,但随着伦理道德的发展,人们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
  如今,独立女性不断出现,就比如新时代社会中女高校长张桂梅,终身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失去家庭,疾病缠身,但她不改初心,在农村一待就是一辈子,用澎湃的激情点燃农村学生的梦想。
  探讨女性独立、觉醒、解放、生存的命题,需要深入地了解思考,需要很长的篇幅来讨论,在此就不赘述了。
  接下来,我们再探讨红楼家族的没落……
  打开搜索页面,输入“红楼梦中几大家族为何衰败”,最终给出的结果是社会落后的封建制度。
  “封建”这个形容词,伴随了中国几千年,最后终于同落叶一般飘落了。
  倘若我生活在那个年代,会怎样?我靠在椅子上,沉默着一一思来想去,却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但我明了的是,在这个年代,我生活得很好。党带领着人民走向美好生活,党是一颗永远璀璨的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现在的这片广阔土地,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曹雪芹提笔碾转,落就了一部永垂不朽的名著,述说了对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将他的种种情感蕴藏在了铿锵有力的辗转起伏中。这是一种即将灭亡的社会制度,人们必将唾弃。
  新长出的枝芽肆意地蔓延着,如饥似渴地吸吮着阳光的甘甜。
  我将《红楼梦》高举过头顶,仰着脸,在若隐若现的光中看着泛黄的书页,窥探历史的足迹。
  此刻,犹如曾经与当下交织、碰撞,年华沧桑之感扑面而来。
  当飘扬着的五星红旗高高地举起时,一切的奋斗都有了结果。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民族,青春之人类。”当下,便是青春,便是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亦值青春,亦是未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品红楼辛酸,尝今日甘甜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