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文明校园育桃李 特色教育谱华章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纪实
图片
  

全媒体记者 穆盛娟
  在文明校园建设的征程中,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始终坚守初心,严格依照文明校园“六个好”创建标准,建立起长效创建机制,推动学校在文明和谐的道路上快速发展。

立德树人,夯实思想道德根基

  学校以五大课程建设为核心,全面筑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根基。
  思政课程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教育教学,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国旗下讲话、每周雷打不动的主题班会,以及在建党日、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开展“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等系列主题教育,让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同时,常态化、系列化的“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实行梯级评价,为孩子们树立了明确的成长目标,让他们天天有进步。
  劳动课程注重实践与体验。学校依据课标设置的十大任务群,精心构建365快乐劳动课程体系,每周安排劳动课程,每月组织实践活动,并开展劳动技能展示。不仅如此,学校还将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将劳动场域从校内延伸至校外,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深刻领悟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真谛。
  心育课程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每年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节,为教师配备《儿童情绪心理学》等专业书籍,鼓励教师在课间与孩子“闲聊”,及时化解他们的烦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阳光心态。
  法德课程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学校创新开展主题普法特色教育实践,通过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活动、举办“读宪法、学宪法”系列活动等,打通法律知识“讲、学、防”全通道,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家校共育课程凝聚教育合力。学校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学段的家长,提供专业的家教指导,通过家校沟通会、家教讲坛、微信群推荐等方式,为家长送上育人“金点子”,引领家长成为家校共育的“合伙人”。

党建引领,强化领导与师德建设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学校以党建工作推动创建工作,建立并完善文明校园创建的长效机制。“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到位,党员学习笔记和心得记录详实。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帮扶活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实行红线+底线管理,在评优树先、评职称、绩效工资等方面对师德问题实行一票否决。通过三级例会开展“师德故事会”等活动,每年举行师德演讲比赛和师德模范表彰,引导教师学习身边榜样,做有爱心的好教师。
  同时,学校为教师搭建多元发展平台,坚定不移推进课改。依托“青蓝工程”“教研工作坊建设”等,组织教师抱团教研、开展专业阅读,强化教师梯队建设,帮助青年教师施展才华,让他们获得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文化育人,营造优质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学校依托莒地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查拳、剪纸等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课程融入课后服务,打造“课堂+基地”的文化育人新模式,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校园特色节日如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为学生的童年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学校秉持“无体育,不校园”的理念,重点开发“体育+”课程,激情跑操坚持四年,每天跑步三千米,让学生拥有了健康的体魄。
  校园环境建设独具匠心。学校致力于打造生态环保的“公园式”校园格局,校园墙壁文化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走廊墙壁悬挂着“劳动小能手”“校园吉尼斯记录保持者”等榜样照片,让师生时刻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活动阵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基础上,开发了五大类60多门校本特色课程,供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自主选择。依托地下风雨操场打造的学校少年宫,科创设备、航海航模场地、攀岩墙等设施一应俱全,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凭借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为全县小学的窗口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等十多项省部级以上称号,培养出了以“山东新时代好少年”“山东好人”刘航铄为代表的一批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悦成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明校园育桃李 特色教育谱华章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