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欣
(上接2月5日15版)
许瀚身后有丁楙五、丁艮善、丁以此三个及门弟子赓续许瀚朴学,成果丰硕,丁楙五著《说文解字韵隶》;丁艮善著《阮氏钟鼎款识校录》《说文部首句读》《弟子职校录》《吕氏春秋校录》《日省斋文集》《篆字论语》等十余种;丁以此著《毛诗正韵》,以及原山东图书馆馆长王献堂都对许瀚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合力开启了“照邑朴学”著述之风,清末民初,梁启超、丁惟汾、章炳麟、刘师培、黄侃等学者也对许瀚进行过研究;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学大师傅斯年搜集整理许瀚遗著,结集《攀古小庐遗集》六十卷,现藏傅斯年图书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袁行云先生编成《许瀚年谱》,整理出版许瀚学术著作《攀古小庐全集》(上)。山东图书馆的崔巍先生整理出版《许瀚日记》。 2009年7月,由许瀚批校、现藏于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中说》一书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0年6月,许瀚著述、编辑或助校的《攀古小庐金文集释》(一卷)、《攈古录金文》(三卷)、《攀古小庐收藏镜铭》(一卷)等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东吴大学教授丁原基(女)出版《许瀚之文献学研究》一书。2014年,傅斯年图书馆影印《攀古小庐遗集》一书。进入新世纪,山东大学古籍整理工程《山东文献集成》第一、二、三辑中影印大量许瀚手稿和抄稿。岚山文化学者曹汉华先生在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各大图书馆及大专院校苦寻几十年,著梓《增广许瀚年谱》一书。还有近代的屈万里、孔德成(字玉汝,号达生,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后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专家、学者致力于许瀚研究,皆为“山左文脉”旗手。
2008年秋,东吴大学教授丁原基女士讲学得知,磴山风景区拟在原许瀚书杨继盛《宿凤凰山店》诗摩崖石刻处,筹建“许瀚书法碑廊”,旋告在台湾的孔德成先生。先生闻知欣喜无比。自离开八十余年未曾返乡,遂决定回乡参访,藉此拜谒师祖故里,并亲笔题字。
岚山区政协依此契机,动议举办“纪念许瀚诞辰二百一十周年暨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后研讨会因一些原因而暂停。此年10月28日,88岁高龄的孔德成先生不幸驾鹤仙逝,未能回乡参访,拜谒师祖许瀚故里并亲笔题字,成孔先生生前抱憾之事!
2019年1月27日,日照市岚山区海洋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接管原由临沂开发商创建的磴山风景区,遂对碑廊设施环境做了优化改造。2022年冬,磴山景区从全国各大图书馆和私人珍藏中收集了一部分许瀚真草隶篆手稿,请刻工勒石,镶嵌于墙,令游客得以观赏许瀚书法艺术全貌,今成磴山风景区一大靓丽景观,亦是溯源国学的探寻地,先后有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多次实地登山,在碑廊临摹许瀚书法,追研“照邑朴学”精髓。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