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匠心传承:纸上飞花
  

王玉玲
(上接2月5日14版)
  日照剪纸曾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种新兴娱乐方式和艺术形式不断涌现,剪纸这项传统技艺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曾经随处可见的剪纸艺人越来越少,愿意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剪纸似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渐渐失去了往昔的光彩,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历史需要传承。刘飞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日照市代表性传承人。她是一位在非遗领域深耕多年的大学老师,现任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民间艺术研究所所长,刘飞学剪纸是在童年,她的启蒙老师是姥爷。刘飞的姥爷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擅长剪纸、扎天棚等传统技艺。在那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小村庄里,每当有新人结婚,姥爷便会忙碌起来,为新房扎顶棚,用彩纸剪出对称的蝴蝶、鸳鸯,以及寓意吉祥的团花和双喜字。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剪纸,在刘飞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小小的刘飞爱不释手,她喜欢跟随在姥爷左右,小燕子般盘旋在姥爷身边。那是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看姥爷忙前忙后,那双布满老茧,留有岁月痕迹的手灵巧地舞动着剪刀,房前屋后都被阳光笼罩,有姥爷的村庄是金色的,在姥爷的身边是温暖的。刘飞的童年就如同一幅精美的剪纸画,被时间细心地裁剪、雕琢、定格,至今仍鲜活在她的心间,因为从那时起她就与剪纸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她拿起剪刀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开始了在红纸上翻飞。姥爷见她对剪纸如此感兴趣,便手把手教她基本的剪纸技巧,从最简单的直线、曲线练习开始,再到折纸、对称剪法,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乐趣。从此,红纸在刘飞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随着剪刀的起起落落,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逐渐显现: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富贵吉祥的牡丹花,还有那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儿跃然纸上……从此,剪纸的种子在她的心里发芽,在她灵巧的手里开花!
  凡事都没有一帆风顺的,初学剪纸的刘飞也一样,作品有成功也有诸多失败。“剪纸,就像人生,需要耐心和细心,执着与坚持更重要。”姥爷的话像一股暖流,温暖了她小小的心房,也让她明白了始终如一坚持的意义。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尝试设计自己的图案,把心中的美好描绘在纸上,每一次成功剪出自己满意的作品,都让她兴奋不已。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的娴熟,她深知,剪纸不仅仅是用剪刀在纸上做减法,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颂赞。
  刘飞在大学里读的专业是艺术设计,她毕业后在山东外国语学院执教“构成艺术、装饰设计、工艺美术史”等学科近二十年,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她得空依旧会拿起剪刀开始自己的剪纸创作,好在她所学所教与剪纸并不相悖。刘飞的剪纸作品,不仅传承了祖辈的技艺,更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和思想,形成了新的独特艺术风格。她的《盛世中华》等多幅剪纸作品,被人民网、中国网、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宣传,受到观众广泛赞誉;《日照三宝》荣获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会“金奖”;《花开富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获国际工艺美术作品大赛“金奖”;《十二生肖》《孔子见老子》等作品集多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远赴新西兰、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展览与交流,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匠心传承:纸上飞花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