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高新区中学八年级一班 毛国栋 指导老师 许崇光
借用本雅明提出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之概念,我想,读书的过程好比在此花园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自我陶醉。阅读是一个顺藤摸瓜、遇见关联内容的过程,唐诺先生指出,一个读者的“下一本书”,往往是由正在读的“这一本书”中的神秘内容引申去的。譬如,读到书中提到的作家作品,自然会有想去找来一读的心愿,从而不断地迭代,书就越读越多了。
如此读书,书单中待读书目自然是按指数级增长了。而阅读量则是按算术级增长,如此,我们似乎会离目标阅读数量渐行渐远。虽然指数级增长时,不少书目是重复的。譬如,可能沿着一本书的线索追到十本好书,而这十本好书中有三本提到了同一另一本好书——这就是“小径分岔”的意蕴所在了。对于那些心仪作品中多次提到的书籍,我们自然会更有愿望加以阅读。
于是,在不断地扩张阅读量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坐拥了一座书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多少作家、文化学人的家中,书籍汗牛充栋。这样的幸福,或许只有书林中人更能体会吧。
按此读书法读书,有个好处——会更加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探索精神,知识结构会更加缜密。
譬如,针对一个问题,选择一本书阅读;阅读中难免碰到新的问题,从而寻得相关的书籍加以揣摩。如此以来,这样的阅读成为了一个“问题导向”的过程。
当然,休闲化的阅读或许更加随意,不用采用如此强烈的“问题导向阅读模式”。但从本质上而言,问题导向阅读模式正是“小径分岔的花园”的一个分类。
在转角遇见自己喜欢的书,雪夜捧读,发现一个构造精妙的复杂世界,如同走入中国园林,该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
在黑夜中,挑灯书房,被书籍环绕的读书人,足以抵抗整个世界的喧嚣。行走在心灵的小径上,风雨只能砥砺我的前行。
长夜漫漫,征途天涯,用一本书,对抗世间的一切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