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科普+”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赋能
  

解友财
  近年来,东港区聚焦民生所需,创新科普手段和服务模式,着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等科普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社区科普馆8处,企业、学校科普馆6处,各级科普基地30余处,“科普+”的理念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大大提高了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宣传效果。
  “科普+”加出了多元融合的新活力。传统科普多以讲座、展览等形式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受众范围也相对有限。如今,“科普+”打破了这种局限,“科普+文旅”让科学知识融入旅游景点,如一些科技馆与当地旅游资源结合,游客在游览中就能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魅力;“科普+影视”催生了众多科普纪录片、科幻电影,以生动的视听语言,将深奥的科学原理深入浅出地展现出来;“科普+教育”更是深入校园,通过趣味实验、科技社团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融合形式,让科普不再枯燥,而是变得生动有趣,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主动参与。
  “科普+”加出了资源整合的新效能。在过去,科普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机构,难以形成合力。现在,“科普+”模式促进了各方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纷纷携手,共同推进科普工作。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科研机构输出专业知识,企业贡献技术和平台,社会组织负责落地执行和推广。这种资源的整合,不仅提高了科普工作的效率,还让科普的覆盖面更广,惠及更多人群。
  “科普+”加出了传播的新速度。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为科普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科普内容能够迅速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科普博主们通过生动有趣的短视频,讲解科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科学疑问,吸引了大量粉丝。此外,线上科普活动也日益丰富,线上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等,让公众随时随地都能参与科普,获取科学知识。
  “科普+”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开辟了新路径。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科普+”将不断完善和发展,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助力我国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普+”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赋能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