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外卖鲜花”占行业交易额1/3
“鲜花+”引领消费新风尚

  以花为媒,花卉从过去的高端礼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变,“鲜花+”正在引领消费新风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花卉行业规模达到2200亿元。消费群体方面,女性仍然是消费主力,占比超过六成。有意思的是,男性消费者占比逐年上升,三四线城市的中老年群体也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一朵花不仅激活一个产业,还能带火一座城。各地文旅将传统文化与花季美景相结合,着力打造消费新场景,推进“赏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内159.66万家花卉种植企业 创造5.16亿美元出口额

  从人均消费量看,中国目前鲜花人均年消费10多枝,对照同等人均收入的国家人均鲜花年消费达60枝以上的水平,市场增量巨大,花卉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花卉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因此,近年来随着我国花卉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花卉种植面积也随之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并且种植总面积还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花卉种植总面积约149万公顷。
  中国既是花卉生产大国,也是花卉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与国际市场的交融越来越深,与国际市场在品种、价格、花期等方面的匹配度不断提高,中国逐渐成为全球花卉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企查查显示,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规模持续增长,自2015年末的十几万家一路攀升至2024年末的100多万家。数据显示,国内现存花卉种植相关企业达159.66万家。
  从注册量来看,2024年全年注册相关企业31.13万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花卉种植相关企业7.61万家,其中前2月注册4.56万家,同比增长11.18%。
  从成立年限来看,近四成花卉种植相关企业的成立年限在1—3年,占比39.23%。其次,成立年限在3—5年的相关企业占比21.50%。成立年限在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6.76%。
  作为世界重要的花卉消费和出口贸易国,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花卉出口额近5.16亿美元。出口产品中超四成是盆花(景)和庭院植物,其次是鲜切花和鲜切枝(叶)。
  在进口的7个类别中,种球、鲜切花、盆花(景)和庭院植物三大类别占总进口额的90.02%。除盆花(景)和庭院植物、鲜切枝(叶)和干切花3个类别进口额下降外,其他4个类别进口额均呈增长态势。
  随着生产布局的不断优化,中国花卉行业区域特色日益突出,目前已形成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全国已形成几个较稳定的生产区域。云南的鲜切花,广东、福建的观叶植物,江苏、浙江的盆景和苗木,上海的种苗及辽宁的种球等,基本上都已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并开始走向集约化经营,涌现出如宜兴杜鹃、漳州水仙、庆成兰花等全国知名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国外。

“外卖鲜花”约占交易额1/3 三四线城市中老年人成新增长点

  从产业布局来看,在上游领域,花材供应代表企业有锦苑花卉、英茂集团、森禾种业、东方园林、棕榈园林、岭南股份、蒙草生态、铁汉生态等。在产业链中游,中端花艺产品制作企业有花加、花点时间、爱尚鲜花等,高端花艺产品生产零售商包括野兽派、roseonly等,花卉电商零售平台包括花礼网、花巴士、淘宝、京东等。
  在参与线上平台销售的花卉零售企业中,美团系占比最多,达到29.22%,其次是抖音和小红书,占20.11%和17.96%。显然“外卖鲜花”颇有市场竞争力,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花卉零售业线上渠道运营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淘宝、京东、美团、抖音等平台百花齐放,特别是“直播带货”“一件直发”模式发展迅猛。业内人士估算,各大平台贡献的花卉交易额可占行业总交易额的1/3左右。
  抖音电商的数据显示,鲜花消费高峰不再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反映出消费者对于鲜花绿植的日常需求与欣赏价值的不断提升。
  带货渠道方面,商家自营直播成为主导方式。消费群体方面,女性仍然是消费主力,占比61.4%。超六成鲜花消费者月收入在5001—15000元区间,超六成集中在二线城市及以上,超五成年龄在27—39岁。
  同时也可以看到,男性消费者占比逐年上升,三四线城市的中老年群体也成为消费新增长点,他们更愿意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为鲜花绿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在过去,花卉往往被视为特殊节日的象征和礼物,但如今人们对花卉绿植的需求正在不断攀升。这一转变既受到悦己经济的推动,又得益于中国冷链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多样化零售渠道的建立,使得鲜花绿植更加易得,供给更加稳定。

线下销售仍是收入主力 超八成花店员工少于7人

  花卉零售企业中,以线下业务为主的经营者占比达69.71%,线上业务为主的仅21.45%,线上线下各半的为21.45%,没有线上业务的参与者占比为40.21%。这显示出线下销售仍然是花店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有超过一半的实体花店在线上拓展业务。
  加盟连锁、平台服务商、网络选品公司/买手等新型业务模式在花卉零售业中已出现,但还不普遍。在花店经营的产品中,成品花礼和小型开花盆栽以57.37%和49.06%的占比,成为花店成交额最大的商品,花材占比为32.44%,可见礼品花和小盆花仍是花卉行业的主要零售内容。
  虽然大多数零售商的销售面积在5 0平方米以上,但64.61%的员工人数为1—3人,4—7位员工的占20.64%,两者之和大于85%,员工8人以上的很少。一方面花店的业务范畴相对简单,少量员工即可维持日常经营和客户服务;另一方面,2024年的经营压力让花店在减少员工数量,经营者努力降低人力成本的用意十分明显。
  在调查中,花店2024年的业务流水在10万—50万元的占35.92%,10万元以下的占26.81%,年流水额在300万元以上的仅占6%。(新快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9 版:微视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鲜花+”引领消费新风尚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