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古法赶海!一早能淘600多斤!
滩涂里的“淘宝人”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马秀萍 通讯员 郑培波 安佰明

  7月17日清晨,在涛雒小海河入海口,渔民们趁着落潮,拖着自制的简易筏子,用“推筏扒蛤”这一传统捕捞方式,在浅海滩涂里扒蛤蜊。
  此时,金色的阳光将天空和海水都染成了金黄色,翱翔的鹭鸟、忙碌的渔民、金色的海水、露出水面的海滩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让人叹为观止。然而,正在海水里“淘宝”的渔民们顾不上欣赏美景,他们从凌晨零点开始下水,已经弯腰淘洗了5个多小时,再过一个多小时,海水将涨上来,趁着还有点时间,得赶紧干一会儿。
  俗话说,“初八、二十三,一天两流干”,意思是清晨和傍晚各有一次落潮赶海的时间。当天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三,潮水上涨得很快,渔民们逆流而上,不一会儿的功夫,桥头底下就聚满了大大小小的筏子,每个筏子上面都堆满了网袋兜。顾不上喘口气,渔民们肩扛手提,将一个个沉甸甸的网袋搬运到大桥上。还有一些渔民,用扁担挑着网袋,颤颤悠悠地挑到岸上。
  岸边早已热闹起来,货车的引擎声、过秤的吆喝声、渔民们的谈笑声混在一起。一名渔民把最后一袋贝类搬上岸,过秤时盯着显示屏,眼里亮得很:“617斤,还行!”
  据了解,小海河的最上游是巨峰河,发源于岚山区巨峰镇甲子山南坡,流经东港区涛雒镇分叉成南店河和竹子河,曲折并行东流至小海村东穿过小海河大桥注入黄海。小海河虽小,但入海口面积广阔,滩平沙细,是淡水海水交界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宝地,这里的滩涂盛产竹蛏、文蛤、蓝蛤、四角蛤、海瓜子、香螺、泥螺、马蹄蟹和花旦蟹等100余种贝类和蟹类,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吸引了周边的村民特别是休渔期的渔民在这里赶海,因此这条河也是当地渔民的“淘宝河”。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滩涂里的“淘宝人”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