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三伏养生正当时
三本中医经典伴您健康度夏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王郡媛
  善养生者,养阳气,入伏时节正是中医调理的黄金期。
  “三伏天”中,高温高湿的环境易耗气伤津,传统中医认为此时正是“冬病夏治”的关键期。
  中医有一句俗话叫做“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盛夏湿热缠上身,堵气血、抑阳气,还会悄悄藏进脏腑。到了秋天,它就趁势作乱:困脾胃让人累,扰肺部使人咳,犯心脉致心悸。
  若任由暑湿盘踞,秋冬身体必虚。所以,在入伏时,我们就应该做好除湿解热的准备,别把病根儿留到秋天———
  那么如何抓住三伏调养时机?本期小编精选三本权威实用的中医养生书籍,助您科学养生,安然度夏。

《写给中国人的中医三书》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长寿秘籍
  这套由中医泰斗秦伯未编著的经典丛书,曾陪伴国学大师南怀瑾直至94岁高龄,被周恩来总理赞为“杏林春意暖”的典范之作,丛书包含三册。
  推荐理由
  书中独创“节气导引图”,针对三伏特点推荐“午时小憩”“戌时散步”等时辰养生法。语言通俗如邻里闲谈,却蕴含千年智慧,被读者称为“放在枕边的健康顾问”。

《时节养生——— 中国人的健康智慧》
一部“顺天时”的年度健康日历
  推荐理由
  本书为近6年唯一入选国家级“中国好书”的中医类图书,由中医抗疫专家张忠德领衔编写,融合其30余年临床经验。书中将二十四节气民俗与中医养生结合,提出“春生防风、夏长护心、秋收润肺、冬藏补肾”的四季调养纲领,覆盖不同年龄层健康需求。

《知己》
从“知身”到“治心”的体质自察手册
  推荐理由:本书以49个人体部位及4种体液为切入点,追溯中医词汇背后的文化典故。例如,解析“颐”(面颊)字引申为“颐养天年”,揭示咀嚼节奏与长寿的关系,融合国学智慧与医学知识。
  三伏养生三要诀(据三书精华整理):
  1.护阳气:避免冷水澡、过量冷饮,晨起喝姜枣茶;
  2.祛湿浊:用玉米须、薏米煮水,睡前按摩丰隆穴;
  3.静心神:11:00—13:00小憩养心,避免烈日下暴怒。
  中医养生专家段思安说:“三伏是天地阳气最旺时,善用者添寿,逆之者伤身。”这三本书恰似三重保障,让爱读书的您把握养生黄金期,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书香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本中医经典伴您健康度夏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