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潇 通讯员 吕培培
金秋时节,日照市高中教育战线捷报频传:2025年普通高中高考特殊类上线4000余人、一段上线9000余人、高考优生优培和大面积成才再次取得优异成绩……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一名名教育工作者躬耕不辍的坚守,是日照高中教育“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的生动注脚。
从“课堂革命”的深耕细作到“五育融合”的创新探索,从心理健康的全程护航到家校社协同的育人合力,日照大地正以奋进之笔书写新时代高中教育华彩篇章。
立德树人
构建“五育融合”育人新格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近年来,日照市将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本、美育为要、劳育为荣“五育并举”理念贯穿高中教育全过程,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品牌打造,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在日照三中,一场特殊的劳动课正在进行:学生们挽起裤腿走进水稻田,学习插秧。这是日照三中打造的“田间课堂”,将劳动教育与生物、地理学科深度融合。
类似的场景在日照各高中持续上演:日照实验高中组建“红色宣讲团”,走进日照港码头感悟工匠精神;日照一中编排话剧《日出》,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悟家国情怀……一场场浸润式教育,让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鲜活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与此同时,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码:近三年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294名,开展全员培训300余场次,建立“名师工作室”22个。
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一场场“课堂革命”正在进行中。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打造铸魂育人“红色引擎”。日照将思政课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开发完成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主题式小初高一体化教学设计。围绕“爱党”“爱国”“传统文化”“法治”“劳动”“强国”6个主题,开发完成了18 个小初高一体化进阶式教学设计。组织大中小学结合各自实际,依托我市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思政课、红色乡土教材、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
“尹景伊烈士在五卅运动中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了青年的担当……”在五莲一中的“青春之歌”专题思政课上,教师结合本地红色资源,让革命故事“活”了起来。
这种“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日照高中教育通过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本、美育为要、劳育为荣“五育并举”,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授学科知识的教学形态,转向问题解决为主和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开展探究学习为主的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形态。通过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综合素质。
温情守护
以“教育温度”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日照教育者始终没有忘记教育的初心——— 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光彩。
学校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构建起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成长支持网络,让教育充满人文温度。通过心理护航,守护青春的“心灵绿洲”。
“谢谢老师,我现在能坦然面对压力了。”在五莲中学心理咨询室,高三学生小林向心理教师敞开心扉。该校建立的“三级心理预警机制”,通过日常筛查、动态跟踪、专业干预,有效化解学生心理压力。
这样的温暖故事常常发生:莒县一中定期开展“心灵成长”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引领学生在团体智慧下激发自我潜能,增进身心健康发展;日照实验高中黄海校区通过校园广播,用声音传递温暖和力量。2024年,全市高中开展心理辅导3000余人次,满足500余名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呵护高中生身心健康,日照建立“9大联片教研体+56个教研小组”,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基本功大赛、心理情景剧展演等活动;构建“筛查预警-精准干预-跟踪反馈”闭环机制;打造“帮帮心语”“家有儿女”等特色品牌,相关经验亮相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日照通过“课程渗透+活动引领+个别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日常。
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靶向聚焦、多元评价、全面育人。面对教育发展新要求,日照坚持多元评价引领,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实施一班一策、一生一策,助力学科教师改进教学,精准施教。
在教育评价改革的推动下,日照市高中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连续多年在高考中实现优生优培和大面积成才双丰收,居全省前列。典型经验《日照市强化毕业年级学生个性化辅导》入选山东省初中高中毕业年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典型案例;日照市教科院申报的“基础教育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改革研究基地”被确定为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
依托市教育局开发的日照教育云平台,全市高中建立起“学业水平+综合素质+个性特长”的多元评价体系。
“评价改革不是‘松绑’,而是‘导向’。”市教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评价改革,日照市引导学校从“育分”转向“育人”,让更多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种种转变催生可喜变化,2025年,全市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和强基计划被知名高校录取的学生数量,较上年有大幅度提升。
家校社共育
凝聚“育人合力”同心圆
“以前总担心孩子熬夜学习,参加家长学校后,才知道‘科学作息’比‘熬夜刷题’更重要。”日照实验高中一位家长的转变,得益于日照“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推进。
近年来,日照以“协同”为纽带,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全环境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治理新格局。
相关经验做法获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在省“学校极端事件应急处置与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交流研讨会、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研讨会和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25 年学术年会上做典型发言。
通过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开办市级“家长学校”,设立“家长热线”、开办云端家长会、亲子实践营等活动,日照高中教育构建起新型家校关系。连续四年面向中高考学生家长举办公益讲座;各校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1800余场次,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社会资源的融入让育人半径不断延伸:市教育局联合市图书馆、城市书房,为学生提供校外阅读空间;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科技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科技实践活动”。
家校社协同,从“各司其职”到“同频共振”。通过协同联动,日照市形成“1+1+1>3”的育人效应,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呵护下健康成长。
金秋九月,新一届学子已带着梦想走进校园。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日照市高中教育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教育工作者们以实干为笔、以匠心为墨,以永不停歇的奋进之姿书写高中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