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免费送鸡蛋领红包等方式引老人入群把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品进行虚假宣传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警示,指出一些不法商家频繁设置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消费陷阱,尤其是通过私域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和销售欺诈。与传统的公域直播不同,私域直播往往通过微信群将老年人引导到特定的直播间,这些直播通常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观看内容。私域直播将信息传播限制在一个可控的小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容易避开监管。那么,这些不法商家是如何利用私域直播坑骗老年人的?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躲避监管:多种技术隐藏违法行为
家住上海宝山区的王女士,不久前看了一场私域直播后,购买了10盒宣称对肠胃有益的益生菌产品。没想到,因为这10盒益生菌,王女士遭到了家人的埋怨。
“我买给家人吃,结果家人是反对的,不敢吃。”王女士说,她找到了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咨询。随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在王女士观看的私域直播里,主播大力宣传一种益生菌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在私域直播中,销售人员强调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然而直播过程中并未展示具体的产品,也不能像公域直播间那样直接购买商品,而是在直播结束后,通过微信群里的链接购买产品。微信群里的链接还附带着很大的优惠,吸引老年人下单。随后,执法人员来到王女士线下提货门店调查。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尽管门店负责提货,但门店却没有直播间里介绍的产品陈列。宣传与产品实物分离,这给案件的查办增加了难度。
深入调查后,执法人员发现,虚假宣传与产品实物分离是隐藏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际上,直播内容的提供者和组织老年人观看直播的线下门店也是完全分离的。
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最终认定,王女士购买的益生菌产品仅是普通食品,并非药品或保健食品。直播中宣称其有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属于虚假宣传。目前执法部门已对当事人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人民币贰万元整的行政处罚。
设置诱惑:进群免费领鸡蛋、红包
老年人为什么会轻易相信这些看似“优惠”的直播呢?近年来,一些私域直播平台用“免费送鸡蛋”“领红包”等方式在社区周边快速搭建微信群。这些群里的老年人一开始只是为了拿到免费的鸡蛋或者红包,渐渐地却被带入虚假宣传的直播中。
上海王女士所观看的私域直播间名为“国科优选”。记者调查发现,国科优选在其官网上宣称,已在全国600多个市级行政区域开展业务,且有超过 5000 个经销商。
记者在地图上搜索国科优选在北京地区的门店,发现在半径30公里的范围内就有近30家。据了解,这些门店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老年人拉入专门的私域直播微信群,并通过群内不断转发直播链接,鼓励老年人观看直播。
记者随机挑选了国科优选位于北京的6家门店,尝试加入这些门店私域直播微信群,但都被拒绝。国科优选朝阳区劲松店工作人员解释:“我们公司有规定,要求55岁以上的人才能进群。”
为了解真相,一组年龄稍大的记者前往北京昌平区进行调查。记者注意到,一家国科优选门店周围环境特殊,靠近社区公园,早晨有许多老年人前来锻炼,旁边是一个主要由老年人出入的早市。其店门口张贴着红包雨、现金电子消费券等多个诱人的促销活动。记者进入门店后,工作人员告知只有进群才能享受优惠。
按照其一个个要求,记者加入了这个门店的微信群。记者注意到这个群里发了一个开心问答第1230问。问题是,“国科优选乳酸菌中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并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乳酸菌是哪一种?”随后群里发的销售链接显示,所售产品与因宣传能抑制幽门螺杆菌而使上海王女士上当受骗的产品名称完全一致。
上当背后:老人消费的不一定是产品
国科优选通过设置多个门槛,如年龄限制、实名认证、答题获取奖励等,建立了一个封闭的信息环境。这种封闭的传播方式,不仅使信息难以受到外部监督,也为虚假宣传提供了可乘之机。
专家表示,私域直播正逐步成为老年人群体消费的隐性陷阱,不仅对老年消费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专家建议,除了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外,子女和社会也应当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帮助他们识别并远离这些虚假的消费陷阱。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对消费者投诉热点进行分析发现,私域营销逐渐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副主任郭耀宗介绍,相关领域的主要问题包括商家通过短视频平台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宣传内容链接,以“成功案例”、“专家”背书等方式误导消费者添加微信,引流至私域进行交易。交易过程规避平台监管,商家通常会诱导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或银行转账等方式完成付款,缺乏完整的交易留痕,维权难度增加。同时,商品质量无法保障、售假问题突出、售后服务缺失,消费者在提出退款要求时,商家往往“失联”甚至将消费者拉黑。
私域直播针对的是特定人群,平台相对私密,经营者可以自主决定直播内容,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针对私域直播出现的乱象,相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加快健全法律法规,避免不法商家利用私域直播继续侵害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