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731》:铭记历史伤痛,守护珍惜和平
  

一如
  很少有电影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如此压抑,电影《731》中的悲伤、愤慨、憎恶和珍爱和平的奋起,都是有来处、有去处的,只有那种压过头顶、漫无边际的压抑,久久无法弥散。
  它会纠结得心脏生理性疼痛,会在眼泪干涸时仍然无法排解,它会掀开历史上那最沉重的屈辱,然后一遍一遍在大脑中回放、鸣响。
  电影《731》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青岛市委宣传部联合制作,赵林山编剧并执导,选在了9月18日这个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上映。
  该片讲述了在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以“防疫给水”为幌子对无辜平民展开人体实验、进行细菌战研究,欺骗他们遭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反人类行为。
  长达11年的筹备创作,以及铭记历史的题材,让众多影迷对该片充满期待。该片以上映首日25.6万场,截至9月21日18时14分,电影《731》票房突破12亿,打破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等10项纪录。
  与大多数电影不同的是,这是一部尊重历史事实、有着既定结局(无人生还),谁也无法逆天改命,到最后也无法出现大反转的倒推式电影。
  也就是说,所有的观众都跟随着镜头和故事情节,顺着历史的轨迹,走向覆灭的那一刻。
  尺度很大吗?
  以被掐掉的时长和被删除的20余个镜头为基础,这部片并不算顶级血腥暴力。反而是那些隐藏在白生生的墙壁、新鲜诱人的苹果、以及变态给小白鼠的细节处,透露出毛骨悚然的鲜血淋漓。
  是怎样的一种痛?
  那些在731的“天堂”里被灌输的美丽谎言,跟下一秒“地狱”级别的折磨无缝衔接,那些淳朴善良的同胞哪里懂得什么“健康换自由”,直到刀欺身、毒扑面,才知道自己成了邪恶实验的“马路大”。
  震撼在哪里?
  不仅在于领头者带领下的疯狂逃生,也不仅在于中国人的下一代被打上“夜樱”烙印,用稚嫩的声音一遍遍重复日军话术,而是在于从心底生出的那份责任感:不能让那些黑暗再被埋没,要让这些血淋淋的史实成为永远的警钟,提醒自己珍爱和平、守护和平。
  同时,宣传海报里“全球上映”的字眼也在告诉大家,希望全球都能知道那段黑暗的历史,不让那些罪行被埋没在尘土里。
  与之前拍摄或映射日军731部队犯下累累罪行的历史题材电影不同,电影《731》并没有将倾向放在对死亡的哀悼,而是更侧重于对生存的争取和鼓励,镜头没有直面控诉罪恶,而是通过细节来呈现那份沉重,和无可挽回的伤害。
  比如名字。电影中731部队的首领石井四郎双手托着小白鼠的尸体,与身边眼泪汪汪的已被“日本化”的中国小女孩说,给它取一个名字吧,那样就会永远永远记住它。可是在那人间炼狱里,每个人都不配拥有自己的名字,区分他们的,只是一串串数字。
  镜头回转到那两个小女孩给小白鼠取名,一个说叫“黄连”,另一个说“黄连太苦,叫芨芨草吧”。微观映射中,黄连代表了曾经那些同胞的苦难,芨芨草则代表了野蛮生长的力量。
  像这样的细节,在电影中还有很多。只有观众也把心交付出去,跟电影情节里的同胞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明白这些意象型叙述手法。
  而这些,还只是日本细菌战罪行的冰山一角。比电影更残酷的,是历史。比历史现实更残酷的,是故事结局并未如普世期待的那般“恶有恶报”。
  如《731》尾声,受害者们互相搀扶,从尸坑中挣扎站起,喊出自己的姓名———“我叫孙明亮”“我叫巴巴洛夫”……这是以最后的力量确认:每一个生命,都该拥有存在与尊严。
  这是一部真诚之作,并超越电影本身,成为当下对历史、对人性、对和平一次深刻的追问。
  而今天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记住那段惨痛的国耻,别忘了那些在黑暗中牺牲的无辜者,就是用历史来警醒自己,不让曾经的黑暗阴影再笼罩未来的天空。
  “不能忘”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个中国人该肩负的责任,是我们奋斗的目的,是我们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源。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731》:铭记历史伤痛,守护珍惜和平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