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创新机制绘就乡村基层治理新图景
图片
  

解友财
  从“十户连心”的精细治理,到“民情地图”的智慧支撑,再到“群防群治”的系统布局,今年以来,东港区后村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机制创新驱动基层治理效能释放,构建起党群同心、邻里守望、平安融洽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以党建引领之“魂”,夯实乡村治理的“定盘星”。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主心骨”,创新党建引领机制,才能让治理方向不偏、力量不散。后村镇创新实施“十户连心 先锋聚力”工程:以村民小组为参照,按照30—60户标准划分微网格,再将微网格内相邻的10至15户群众设为一个联户单元,选聘优秀党员或热心群众担任联户长,形成“镇党委—管区党总支—村级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户长”的五级组织架构。正是党建引领机制的创新,让乡村治理有了“主心骨”,让村民遇事有依靠、发展有方向。
  以“三治融合”之“策”,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活水”。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的经典框架,创新三者衔接机制,能让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治上,可创新“村民议事会+线上议事厅”模式,既召开线下院落会,也通过微信群征集意见,让在外务工村民也能参与决策。在法治上,推广“法律明白人+村法律顾问”联动机制,选拔村里的老党员、退休教师担任“法律明白人”,配合法律顾问开展普法宣传、调解纠纷。在德治上,创新“道德积分”机制,将孝老爱亲、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集体福利。“三治融合”机制的创新,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乡村治理有了“烟火气”与“凝聚力”。
  以科技赋能之“智”,打造乡村治理的“加速器”。创新科技应用机制,是破解乡村治理“人手少、效率低”难题的关键。要搭建“数字乡村”治理平台,整合人口、土地、产业等数据,实现“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域”。同时,创新智能化应用场景,在森林防火区安装热成像摄像头,在河流沿岸布设水质传感器,用科技手段替代“人防”,既降低治理成本,又提升防控精度。科技赋能机制的创新,让乡村治理告别“跑腿多、效率低”,迈向“精准化、高效化”。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新机制绘就乡村基层治理新图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