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涛雒镇:移风易俗,让7.39万群众享“减负”红利

  □全媒体记者 郭晓艳 报道
  本报讯 “以前办场婚礼,酒席就得花好几万,现在有‘文明迎亲队’,省钱又省心!”近日,在东港区涛雒镇,刚为孩子办完婚礼的孙大爷,对镇上的移风易俗举措赞不绝口。
  作为全国文明镇,涛雒镇近年来创新“三三三”模式深耕移风易俗,让7.39万群众享“减负”红利,推动乡风文明从“被动约束”迈向“主动践行”。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扎实的党建引领。涛雒镇将移风易俗列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号工程,以组织保障、党员带头、制度约束三个关键为核心,构建起“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
  镇党委出台《移风易俗文明礼葬实施意见》,创新实施“1+1+N”责任包联制,确保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在村级层面,党组织主导修订村规民约,大草坡村的村规民约更入选山东省优秀村规民约。全镇4000余名党员签订承诺书,通过“茶桌议事”“庭院夜话”等方式入户宣传,带动群众政策知晓率、行动共识率达100%。
  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涛雒镇通过三项创新举措激活群众“自治动力”。“积10分能换瓶酱油,践行移风易俗还能得积分,这事儿划算。”在小草坡村积分超市,村民张霞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时说。涛雒镇推行“美德信用积分”制度,将婚丧简办、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已累计吸引上万人次参与。
  全镇75个行政村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村党组织书记兼任会长,推行“五全程”服务,创新推出追思会模式,替代封建迷信仪式。30余支“喜事管家”“文明迎亲队”等志愿服务队,累计为500余对新人简办婚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均开展“讲评帮乐庆”活动,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
  为涵养长效文明,涛雒镇着力构建“党风引领方向、村风树牢标杆、家风夯实根基”的“三风”共建体系。镇上建设了17处婚俗文化墙、6个主题文化广场,常态化开展“七夕”520”等主题活动,传递文明婚恋观。通过持续评选“好婆婆”“最美儿媳”等先进典型,用榜样力量涵养淳朴民风。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推送移风易俗短视频,线下开展“书香涛雒”“村村有好戏”等年均80余场文化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心。
  如今,文明新风在涛雒镇已深入人心,成为寻常百姓家的自觉行动。红白理事会规范运行,相关经验被“学习强国”、山东文明网等报道,丁家营子村、东南营村相关案例入选省级典型,这座渔盐古镇正以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软实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9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涛雒镇:移风易俗,让7.39万群众享“减负”红利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