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何高迪
国庆中秋假期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庙山前村,比往日多了几分喧闹。
村庄内的“无问茶铺”,成了往来游客青睐的歇脚点。假期里,这间小店依旧开门迎客,创始人时月用她始终如一的热情与真诚,将这里变成了一个传递温暖、连接四方的所在。
10月7日下午3时,“无问茶铺”最后的空位被一对年轻人填满。熟客会径直走向自己常坐的位置,如同归家般自然;新来的游客则带着探索的好奇,打量着满架的茶罐和静谧的氛围。
茶铺空间有限,但时月和店员们会用心对待每一位到访者:她不仅记得老茶客偏好的水温与品类,也乐于向新朋友耐心介绍每一种茶叶背后的故事。无论是资深茶客还是初次尝试者,都能在她的专业与细致中,寻得一份宾至如归的松弛与自在。
时月自经营茶铺以来,始终坚持一个朴素的理念:以茶会友,真诚待客。
服务的温度,总在细微处无声流淌。当一位母亲为孩子不慎打翻茶杯而连声道歉时,时月微笑着递上新的茶汤,温言道:“没关系的,都是小事,茶洒了可以再泡,孩子的好奇心更值得珍惜。”这样不经意的体谅,早已融入茶铺日常的肌理。
在时月看来,这间茶铺还承载着一份特殊的义务——— 宣传日照。她的茶架上,本地的日照绿茶被置于最显眼的位置。她感慨:“许多人都知道日照有壮阔的大海,却不了解这里也出产滋味独特的好茶。”
每当有客人询问,她总会细致地讲解日照绿茶“叶片厚、耐冲泡、带独特板栗香”的特点。这份不遗余力的推介,源于她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感。她说:“每个日照人都应当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我的茶铺虽小,也希望能让更多人透过这一盏茶香,认识日照、记住日照。”
这份真诚的坚守,在时间的沉淀中悄然回响。从去年开业初期的经营不易到如今回头客占比超过六成,时月靠的并非营销技巧,而是那份始终未变的初心。免费续水、随茶赠送手工茶点、细心根据客人体质调整茶饮,为来日照旅游的游客分享游玩路线……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既让游客感受到了日照的温度,也让庙山前村多了一份烟火气。
营业一年多来,“无问茶铺”以其独特的装修风格与舒适的品茶体验,正悄然改变着北方人对茶馆的传统印象,也为当地乡村旅游增添了一抹亮色。
这间茶铺里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喧哗的活动,只有一视同仁的微笑、一杯及时奉上的热茶、几句贴心周到的指引。茶香在这里氤氲成最朴素的城市名片,静静诉说着:城市的善意,就藏在这一杯杯温度恰好的茶水里。
正是无数个如时月这样朴实的经营者,以其自然而然的真诚,织就了日照旅游最动人的底色———“好客”,无需标榜,却深得人心。这微小而坚韧的暖意,让每一位邂逅日照的旅人,在茶香与海风交织的瞬间,真切触摸到这座滨海小城最质朴、也最令人眷恋的温度。
明天,茶铺仍将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以一盏清茶传递这座城市的温和与从容———不张扬,却绵长;不浓烈,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