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空壳村”变身富裕村
——莒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本报通讯员 陈洪福
  眼下走进莒县库山乡解家河村,本已冰封的土地上,到处是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大型机械设备正在加紧平整土地,工人们脱下棉装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
  “以前冬天,基本都闲在家里,想着出去赚点年货钱又苦于没有门路。今年好了,我在家门口这干活,光工资每天就有100元的收入,而且每天还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虽然近几天外面气温都在零下几度,但这丝毫没有挡住村民解则运干活的劲头。
  解家河村位于莒县北部山区,这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曾经是个专吃“公粮”的集体经济“空壳村”,而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我们抓住县委出台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十六条措施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积极推动解家河村进行土地流转,把解家河村的一座座‘土山丘’变成了富民强村的‘金山岗’。”库山乡党委书记柴松波道出了解家河村发展的秘密。
  从2017年开始,解家河村党员带着群众干,针对土地做“文章”,由村集体领办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土地3200亩,探索“党支部+合作社+X”的发展模式,村企合作成立了解家河粮食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占20%股份,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每年可获得保底收益10万元,村民年底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红。
  “集体经济有了钱,村里办事才有底气。”解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解则江深有感触。
  以前老想着能为村里做点什么,但苦于没有资金,解则江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如今,集体经济壮大了,解则江带领着党员群众把路硬化了,路灯装了,大街小巷绿化了。现在,针对村里老年人供养的问题,解则江正在和村里的党员们商议由集体出资建设老年幸福院,对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进行照料。
  今天,再次走进解家河村,年轻人不再“跑出去”打工,而是选择留在村里当“股民”,到厂子里当“工人”。老人们吃了午饭后在幸福院里晒个太阳打个盹,孩子们放学后正在三五成群地嬉戏打闹。
  针对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莒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坚持促发展与严管理齐抓、开源与节流并举,抓好落实《莒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十六条措施》,变上级“输血”为村集体“造血”,有效补齐了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的短板。
  而在距离解家河村60公里远的龙山镇段家河村,村民段发田正忙得不亦乐乎。
  “这两天城里来摘草莓的游客一波一波地从没停下过,每天成熟的草莓根本不够卖。”站在自家草莓大棚里的段发田笑得合不拢嘴。
  段发田的幸福得益于村里实施的“支部+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建设果蔬种植采摘园等项目,一举扭转了往日集体经济薄弱的局面,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无到有再到大的跃升。
  通过推行“支部+”的模式,用好土地流转、清缴历史欠账、回收到期土地等方式,莒县实现村级集体增收6400余万元,同比增长13.8%。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莒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空壳村”变身富裕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