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岸上监管 岸下治理
莒县共管共治守好水晏河清新生态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翟淑涛 于澜)暮春时节,发生在莒县洛河河边的一幕,感动了许多人:年逾七旬的单安春在义务巡河时发现河中央有一具动物尸体飘荡,他不顾河水冰凉和年事已高,跳进河里,将漂浮物打捞上来后掩埋掉。
  这一义举,为莒县“人人当河长、全民共护河”做出了生动诠释。如今的莒县,在各级河长扛起管河、治河重任的同时,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护河队伍也愈来愈成规模,岸上监管与岸下治理两者并重互补,呈现出共管共治守好水晏河清新生态的景象。
  自去年在全市率先落实了821名河管员以来,莒县确定了16个县直单位包联河道、22名河道“警长”,招募志愿河长260名,成立了21支志愿河长服务队,构建起了河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河岸共管共治体系。
  今年,莒县进一步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考核督导,制定出台了《莒县河长制县级会议制度》《莒县河长制工作县级考核办法》等8项制度,并对56条河道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查,建立了“一河一档(案)”,编制了“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河道岸线利用规划,明确了每一条河流的管理任务目标。
  遵循“一河一策”确定的“施工图”,莒县各级河长按图索骥,坚持河岸共治,做足“岸上功夫”,做优“岸下文章”,合力上演“河流变清记”。
  “‘岸上功夫’既夯实了河流清澈常态化的基础,又倒逼了经济转型升级。”莒县水利局局长宋晓军告诉记者。为此,莒县重拳向养殖业污染和工业污染两大顽疾“宣战”。
  今年春节期间,洛河镇北汶村的菌农冯连成又靠着自己的菇棚小赚了一把。随着莒县重新标定生态红线,对全县禁养区养殖场全部关停,他也完成了鸭棚变菇棚的蜕变,他所在乡镇禁养区内24家养鸭户全部实现转产,全县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发展到120家。
  与此同时,有着“江北塑料第一镇”美誉的刘官庄镇也铁腕出击,对全镇300多家塑料颗粒加工厂停产整治,对小散污企业永久关停,并规划建设占地195亩的高端塑料产业园,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场,对工业污水统一处理、达标排放。
  在抓好产业转型的基础上,莒县还加大投入扩容污水处理能力,继在夏庄镇建成莒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之外,又开工建设了浮来山街道、招贤镇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对172处排污口进行集中整治,对36家蔬菜加工及屠宰涉水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
  “岸上”得以保证,“岸下”如何做优?莒县落笔清河与治河,以清河开路、治河跟进。这一点,群众的切身感受更为直接,在阎庄镇渚汀村河道新建的街头公园,村民魏代琛笑着说:“你看这条河通过清理和治理,水清了、岸绿了、路通了,建起了街头公园,栽植了花草树木,多漂亮啊!”
  据统计,全县排查出的729处违章事项全部清理完成,累计已投资9.6亿元,先期对水生态功能较大的10条河流进行“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全域生态治理,治理河道长度280公里。
  随着莒县2018年1号县级总河长令发布,以开展好推进湖长制、清河行动回头看等“七大行动”领衔河长制相继展开,岸上和岸下组合发力、标本兼治,向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持续发力前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莒县共管共治守好水晏河清新生态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