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从“不毛之地”到林木葱茏,从无花无果到“花果山”,从靠天吃饭到拿上“双薪”,于里镇———
啃下“硬骨头”交出“五本账”

  
本报记者 王小宁 通讯员 赵令娟
  这里近万亩的山地,偏僻、荒芜,沟壑纵横、怪石遍地,种粮不产粮,种树不长树,亩均毛收入不超过500元,这是四五年前的五莲县于里镇将军岭流域,被称为“不毛之地”;
  如今,这里郁郁葱葱、植被茂密,各种果树漫山遍野,果香四溢,村民种桃亩均收入6000元左右。
  从荒山到青山再到金山,是什么让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蜕变?
  “这一系列的蜕变,来自于林水会战的实施,也来自于于里镇誓将荒山变绿山的决心和毅力。”于里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杜祥志说。
  借力林水会战高潮,该镇发扬当代“愚公精神”,分三期对该片区进行了快速打造。2017年,利用32天将2000亩山地整理完毕,并栽植黄桃;2018年,利用45天又将2600亩山岭地整理完毕,并栽上黄桃。
  “最多时有15台挖掘机齐头并进,进行地面整理、修路、挖穴。”杜祥志介绍说,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将军岭流域硬是“啃”了下来,目前,已实现林果全覆盖,其中果7000亩、林3000亩。
  上万亩的林果落地,引来了该县投资400万元的水利工程,至此,将军岭实现了‘一治一座山’的目标。
  随着“硬骨头”被啃下,于里镇也交出了生态、经济、旅游、扶贫、示范引领“五个账本”:
  补齐“生态账”。通过植树栽果、引水筑路,改变了过去缺水缺绿缺路、无林无果无花的现状,补齐了生态短板,建成了莲西“小花果山”。
  算好“经济账”。村民不仅实现租金和薪金双收入,涉及该镇的4个村的土地,年可增收20万元,其中李家窑村收入5万多元,一举摆脱了集体经济空壳的现状,另外3个村也实现村集体经济的翻番。
  为确保黄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于里镇招引建成了全市第一家黄桃罐头加工厂,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果农“卖桃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林果销售和增值问题,成为该镇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的成功典范。
  晒出“旅游账”。该镇距管帅温泉仅有2公里,距206国道也仅有1公里,将军岭风情桃花园的打造,无疑可作为温泉旅游产业链的延伸项目,使206国道沿线景点串点成线,构建起全域旅游大格局。
  算活“扶贫账”。通过土地流转,为该镇560户农户特别是46个贫困户带来直接的土地租金收益,每亩土地年租金500元,并且附近农户还可通过在片区打工获得薪金,实现稳定脱贫。
  建好“示范引领账”。“这里生态环境最恶劣,是林水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选择此区域进行打造,让最难打造的区域先绿起来、富起来,以此作为突破口,带动全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杜祥志说。
  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跳出传统的农业种植,发展林果经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于里镇改变的不仅仅是农村发展方式,更是思想观念的碰撞与洗礼。
  “除了这‘五本账’,我们还创新实行了‘支部书记项目’,由党员干部包联,抓项目落实、项目推进,真正让莲西区域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杜祥志信心满满。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啃下“硬骨头”交出“五本账”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