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巧打生态牌 乡愁亦生金
——龙山镇以全域旅游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
  

本报记者 管玉杰通讯员 秦嗣昌 惠智
  铺开莒县龙山镇的地图,所覆盖的区域恰是日照南部生态廊道的核心地带,在这片绿水青山之间,大大小小的田园综合体、采摘园分布其间,珠连成网,覆盖全域。
  透过风景看去,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今年1—11月份,镇域各景区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旅游业销售额近1900万元。———依托生态优势,加速文旅融合,统筹产业资源,推动全域旅游,这已经成为龙山镇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的有效路径。通过这一路径,龙山镇实现了一产转三产、农村富余人员转化、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多重叠加效应。
  科学布局搭建新平台今年以来,龙山镇专门邀请中国社科院对全镇旅游总体规划进行优化调整,并连续召开动员大会、旅游发展专题会议、旅游工作现场观摩会议十几次,搭建政企沟通新平台,积极服务企业发展。
  为了借鉴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民宿先进做法,该镇先后组织外出观摩4次,并启动“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实现农产品向旅游产品的转变;探索发展旅游夜经济,举办桃花节摇滚夜场、都乐农庄灯光节、嗡嗡乐音乐啤酒节等活动,深度挖掘旅游夜经济潜力,实现游客的“二次消费”“夜消费”,加快农民向旅游从业者、农产品向旅游商品、民房向民宿、外延型发展向内涵型发展的转变。
  同时,成立龙山镇旅游协会,设立游客集散中心,加快构建优势互补、线路共建、客源互送、目的地共推的合作格局,实现涉旅企业差异发展、补位发展、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
  强化推动注入新动能以旅游项目招引作为发展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大小23家旅游企业相继落户龙山镇,同时全镇旅游企业投入近2亿元用于景区旅游,新增绿化面积2600亩,栽植各类苗木20万株,发展蜜桃、板栗、蓝莓、果桑等1万余亩,为旅游发展提供了绿色的保障。
  与此同时,村史馆、农民画云集馆等项目陆续建成,村志编纂、名树老屋古村落保护、“龙山文化遗址”考古遗址挖掘等工作有序开展,“中国·龙山”桃花节、“金秋十月、走进龙山”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成功举办,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动能。
  在“村企共建”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段家河村将200万元资金和80亩土地入股与嗡嗡乐园“村企联建”,今年预计将增加集体收入25万元,有效整合党建资源,走出了一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
  依托旅游大道便利交通优势,在沿线推进“龙山驿站”建设,完成“龙山驿站—嗡嗡乐园号”16个创富漂流屋,将创富漂流屋收入归经济薄弱村所有,每个创富漂流屋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5000元,从而实现集体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旅游路沿线村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
  驿站文化促进融合发展结合古驿站文化,龙山镇在“蜜语恬园”小镇核心区高标准打造“龙山驿站—嗡嗡乐园号”,规划占地12亩,建有高绿化免费生态停车位40个、党员志愿服务中心1处,可为群众免费提供充电、开水、紧急救助等服务,方便游客娱乐、休憩;发挥“门户驿站”宣传效应,招引中亚旅行社、丹凤山、跃龙山、等7家涉旅企业入驻,打造集商品展销、旅游推介、创新创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游客认知龙山、龙山走向外界的“黄金窗口”。
  同时,该镇在创富驿站内设立“农夫集市”,汇聚龙山农副产品,加快“网货下村”和“土货进城”的购销双向流通,消除了旅游路沿线摆摊安全隐患,全面提升龙山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氛围,促进全镇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有机融合。
  为着力打造旅游路产业振兴带,该镇不断加大对涉旅企业特别是餐饮、民宿招引力度,深度推进上海康养项目、新丝路食品、嗡嗡乐园田园综合体二期、都乐农庄东拓、精品民宿等项目地建设;“嫁接”特色农业与全域旅游,打造“产自龙山”品牌,补齐产业短板,实现游客“二次消费”和“夜消费”。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巧打生态牌 乡愁亦生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