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打响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枪”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 费洪芹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及民生、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对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自2017年以来,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协调推进“三生三美”融合发展,坚持标准化创建、片区化推进、精品化打造,突出抓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覆盖率考核、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及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四项重点任务,计划到2020年打造2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000个美丽乡村,创建8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美丽乡村为美丽中国打底色。2018年,市政协委员李宜周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分析了乡村基础建设的现状并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建议,这份提案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记者对该提案进行了追踪回访。
提案回放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生活污水尚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或渗漏到地下、农村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低品质的建筑让乡村的居民望而却步……”在该提案中,市政协委员李宜周直奔主题指出乡村基础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有序完善,而美丽乡村建设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走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子。他建议,政府要强力实施规划引导,做好“两个60%”“四个坚持”“四个统筹”。
  ——“两个60%”:加大政府工作支持力度,相关部门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占比达到60%以上;有倾向性的加大乡村建设资金投入,体现城乡共同发展,乡村建设投入占比达到60%以上。
  ——“四个坚持”:坚持规划超前、全覆盖、可操作,原则指导与刚性约束相结合,有序推进、分布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体现不同自然村的特色,适合不同自然村的发展水平;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道路、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性事业的发展差距;坚持可持续、统筹协调发展,确保农民长久拥有土地资源,巩固、扩大农村集体经济。
  ——“四个统筹”:统筹市县、乡镇、村委会、自然村四级规划;统筹村民住房及环境、生产及生活条件改善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相配;统筹建设项目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掘、利用相协调;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近期、中期与长期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他还补充道,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不能没有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在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消失。建议把古村落、古街巷、古宅、古树等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独特的村落历史文化元素,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中进一步深入挖掘、有效利用。
办理追踪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日照市美丽乡村市级示范片区建设指南》《日照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区县、镇、村各级都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新旧动能转换、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抓手,建立起了组织领导体系,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和办事机构,健全了相关推进机制。
  各区县发挥投入主体作用,多渠道开展融资,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对区域内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片区和省级示范村进行了高水平规划设计。如五莲县聘请浙江大学的景观设计团队,为松柏、叩官2个重点示范片区、3个省级示范村进行了规划设计;松柏镇窦家台子村采取景观设计大赛、民宿设计大赛的方式向全国征集规划创意方案;叩官镇董家楼村民宿项目聘请中央美院王刚团队进行了规划设计。
  在抓点示范的同时,各级按照《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重点抓了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五化”“七改”、乡风文明等工作,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五莲县实施了“巷巷通”惠民工程;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包联共建;开发了日照市美丽乡村网络管理平台,目前已收录村庄1600余个,上传各类信息8万余条。
  我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绝大多数分布于乡村周边等城市边缘地区,虽然近年来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正如李宜周委员在提案中指出的,依然存在规划无序、大拆大建、乡村文化遗产破坏严重等问题。
  自“乡村记忆”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我市组织各区县、乡镇等有关部门、单位陆续开展了“乡村记忆”文化遗产前期调研、普查申报、传统民居修缮、乡村博物馆建设、专项资金争引、乡村文化遗产宣传等大量工作。完成了72处“乡村记忆”名镇、名村和乡村(社区)博物馆申报工作,有10处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通过积极争引,我市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220万元用于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工作;2018年又组织申报了莒县桑园镇柏庄村北海银行旧址、鲁东南特委旧址等修缮工程资金申请计划,提报了11个乡村文化遗产研究项目、15个乡村文化遗产展示项目。 
提案答复
  农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三生三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个性化、特色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林水会战、乡村旅游、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等工作统筹起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三亿余元,围绕面上覆盖率、省级示范村、重点示范片区等重点,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根据要求重新提报了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在2017年168个(占比7%)的基础上,到2022年全市建成省级美丽乡村393个,增幅133.9%,占比达到16.4%;针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在重点实施“五大示范工程”一项中,明确要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到2020年,重点打造市级美丽乡村1000个),占比达到41.7%(城市建成区以外、不含五年内撤并的村庄,总计2397个村为建设基数)。
  ——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一起来。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推进机制。下一步,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一起来,坚持用项目化、工程化的办法推进,与“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一套标准体系、一套工作机制,一体推进,打响“日照美丽乡村”品牌。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央已经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省里要求“以垃圾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确保一年提标扩面、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全面提升”,各级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加快部署行动,尽快见到成效。
  ——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乡村倾斜。加快部署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突破乡村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如“四千公里幸福公路建设”、林水会战“双十”工程等。同时,加大对村庄“五化”“七改”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乡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进一步加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以产权明晰为基础,在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上谋求新突破,搞出新试点,盘活利用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让农村资产资源能够变现、流动,承载城市资本下乡,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破解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难题。
  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将结合文化、文物部门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制定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应在城乡规划的基础上做好文化遗产方面的专项规划。结合当前全市创建全国生态园林城市的契机,配合有关部门编制和实施好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专项规划。同时继续推进已经启动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专项规划、保护利用工程等实施工作。
  ——继续实施好乡村记忆工程。结合2018年度全省文物保护工作计划,继续组织乡村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加大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等修缮保护力度。鼓励和引导区县、乡镇有关部门积极谋划申报项目,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以点带面,推进我市乡村记忆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完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尽快将一批有重大价值、濒临破坏、消失的文化遗产点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落实保护措施。建立联合机制构建有效文物保护体系,加大对村镇开发建设活动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利用“4•18国际古迹遗址日”“5•18国际博物馆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等文物节庆,集中开展一系列文物宣传活动。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响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枪”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