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偷吃”玩具肠穿孔 腹腔镜技术解危急
——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成功完成日照首例“巴克球”取出术
  


本报记者 马丹 通讯员 韩崇伟 闻静
  “四颗五毫米的磁力珠聚在孩子的小肠末端,珠子因为巨大的磁力互相吸引,导致肠道受挤压而形成穿孔。”近日,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成功为一例误吞“巴克球”的两岁男童完成手术,不仅巧妙地将四颗“巴克球”逼至阑尾部位后成功取出,还修复了受损肠道,收到了其家长的连连道谢———
  “老大想要个新玩具,没想到给老二造成这么大伤害!”张先生介绍,老大看到学校里很多小朋友都在玩一种叫做“巴克球”的玩具,便也想要一套,没想到刚把玩具拿回家三个小时,就被老二“吞”下了肚子。
  虽然已经察觉到孩子把磁力珠吞到了肚子里,但张先生想当然地认为通过排泄就能把珠子排出,不用太过担心,也因此错过了吞咽后前6小时的最佳治疗时间,珠子在胃里还可能通过胃镜取出,一旦到了肠管,便只能通过手术了。
  原来,“巴克球”是学生们时下常玩的一种磁力玩具,一颗黄豆大小的磁力珠就能吸起两三枚一元硬币。磁力珠的外形很像糖豆豆,小朋友很容易被它“可爱”的外表吸引,孩子一旦误食进体内,珠子与珠子间便会在肠道里不停挤压,从而造成肠穿孔。张先生的孩子在吞食磁力珠的几天时间里断断续续存在腹痛和呕吐现象,在医院进行X光检查后发现,五毫米大小的珠子一共有四颗!
  虽然医生已极力建议立即手术,时间越长对孩子肠道造成的损伤就越大,但张先生依然寄希望于自然排泄,不忍心让2岁的孩子面临手术。然而,在之后近10天的时间里,每次X光片都显示四颗磁力珠“纹丝不动”,张先生甚至还带着孩子辗转去了青岛咨询,得到的答复同样是需要手术。
  “别看磁力珠不起眼,但吞咽后它们会游走,会穿过人体组织互相吸在一起,导致胃肠道穿孔或梗阻,严重的会引发腹腔大出血、败血症或者死亡。”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卜照耘为孩子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最终决定实行腹腔镜下异物取出手术,同时实施肠穿孔修补术和肠粘连松懈术。
  手术中发现,四个磁珠位于患儿升结肠的起始部位,但无法通过腹腔镜确定其准确位置,手术的入刀口因此很难控制。紧接着,卜照耘发现钢珠所在位置距离患儿阑尾很近,考虑可以将钢珠“逼”到阑尾处,而后即可将一个“大手术”变成一个切阑尾的“小手术”。快速而精准的研判后,手术顺利进行。
  2个小时后,四颗磁力珠被顺利取出,患儿受损的肠道也被顺利修复,一切有惊无险。
  “吞食异物的最佳抢救时间是6小时以内,越早越好。”卜照耘介绍,该例患儿是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首例误吞磁珠患儿,但全国各地近年不断有报道儿童误食异物的事件,患儿年龄从一岁到十几岁不等,后果触目惊心。他还提醒一些家长,在孩子吞食钢珠后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孩子自主排出来,由于磁珠有很大的磁性,这种想法非常冒险,磁珠一旦在孩子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将会带来致命风险。
  临近年关,各种聚会场合增多,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也提醒市民,在给孩子选购玩具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健康安全的儿童玩具,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玩具,看清玩具包装袋上的提醒标识,一定不要选择尺寸小于人口大小的易拆卸部件玩具,以免儿童将其误入口中造成噎塞和窒息,尤其是3岁以下幼龄儿童的玩具,要慎之又慎。

新闻链接:
  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是日照市唯一小儿专业科室,科室开展了小儿普通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普胸外科、小儿骨科、新生儿外科等亚专科。近年来,腹腔镜在小儿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室因此先后开展了电视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幽门环肌切开术、阑尾切除术、肠重复畸形、白线疝、高位肛门闭锁等一系列高难度、复杂性腹腔镜手术。与此同时,还开展了肛肠压力测定和生物反馈方法治疗便秘,为小儿大便失禁实施肛门训练;开展了小儿肝门部肿瘤切除ROUX-Y吻合手术、胆道闭锁kaisi手术,填补了日照市多项空白。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偷吃”玩具肠穿孔 腹腔镜技术解危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