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平等赋权是城镇化的关键
  

叶祝颐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到2020年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目标。(4月8日《新京报》)
  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到2020年将新增1亿人在城镇落户,越来越多非城镇户口的人群将成为市民。中国从乡村型社会进入城市型社会,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亿万农民实现了当城里人的梦想,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将有更多农民到城镇就业、生活。中国城镇化发展成绩可圈可点。
  但笔者也注意到,一些进城务工,长期生活在城里的农民工并没有在城镇落户。这些人虽然生活在城镇,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城镇户籍,没能像城镇居民那样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和权利。国家发改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进城落户,特别是要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中国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需要提出的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发展矛盾。比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偏重城市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再比如,一些地方匆忙让农民上楼、进城,只见土地城镇化、户籍城镇化,不见人的城镇化,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跟不上,进城农民难享市民待遇,等等。
  城市化并不是在城里落户这么简单的问题。有的农民并不一定愿意进城落户,他们在家里有宅基地与承包土地,农忙时在家劳动,农闲时在外打工,他们有自己的活法。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他们生活的区域被纳入城市的版图,政府让他们放弃宅基地与承包的土地进城。但是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担心失去土地以后,缺乏在城市谋生的技能,成为城市贫民。某些地方如果盲目推进城市化,赶农民上楼、进城,容易造成征地矛盾。再加上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跟不上,进城农民如果难享市民待遇,生活状况堪忧。
  城市化到底该如何推进?农民到底该如何进城呢?在笔者看来,城市化关键是人的城市化,不是户口的城市化。城市化要循序渐进,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农转非”。对于愿意进城、有一技之长、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的农民,城市就要敞开胸怀接纳他们,给他们提供市民待遇。政府要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原有宅基地与耕地。如果农民暂时不符合落户城市的条件,或者他们不愿意落户城市,只愿意在城市务工,城市也要善待他们,给他们提供温馨的临时家园和周到的公共服务,让他们在钢筋混泥土的异乡不感到落寞。
  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地区,要把握城市化的节奏,不能贪大求快。对于不愿放弃土地与宅基地、不愿洗脚进城的农民,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引导他们科学致富,妥善安排他们的田园生活。如果城市化盲目推进,缺乏财力支撑,罔顾农民的意愿与感受,会透支有限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产生尖锐的征地矛盾,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利益受损的情况。这也不是城市化的应有之义。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地方不能急于求成,为了城市化的虚名与政绩需要,只求土地、户口城市化,忽视人的城市化。况且,城市急剧膨胀,交通、教育、卫生、公用事业等公共服务跟不上,生态环境恶化,还会衍生严重的“城市病”。因此,城市化循序渐进、以人为本,对进城的新市民与原居民平等赋权,帮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镇,防范“伪城市化”、“被城市化”十分重要。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等赋权是城镇化的关键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