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农民上班族”两份收入带公休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周升磊)“用毛笔描比小喷壶还好使,授粉授得好,柿子才能长得好。”65岁的王远秀和老姐妹们说叨着,手里忙着大棚里的活计,嘴角眉梢笑意盈盈。她们现在有了一个新名片:“农民上班族”。
  30多年来,王远秀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守着自家的半亩薄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收入千把块。2017年,村里引进了玉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她把自家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老两口没事就来打零工。
  村民上班还在家门口,一天8小时,逢年过节有假期。除了60元/天或100元/天的固定收入,年底村民还能拿分红。
  这里就是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马家峪子村,三面环山一面水,山区、库区,积贫积弱,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210户639名贫困人口,占了村民总数的1/3还要多。半数以上的村民选择背井离乡,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剩下老弱病残惨淡度日。
  可脱贫、扶贫这条路,从来不怕苦和累。2017年,在村党支部书记马德政的带领下,村民们不挖“地矿”挖“脑矿”,把110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产业园,发展起现代特色生态农业,20个现代化蔬菜大棚、2个热带植物观光大棚拔地而起。每年,玉村现代农业产业园供给20余万元的土地流转费。
  当年,马家峪子村还发展了塑胶制品加工、光伏发电、盛安水产,3个扶贫项目收益10余万元。村里保留承包权、盘活经营权,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变成拿着租金和工资的“上班族”。
  有了产业赚了钱,如何分又成了一个新问题。马德政介绍,村里成立了扶贫理事会,不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而是根据贫困程度、有无劳动能力等情况将贫困户分成ABC三个等级,重贫多发、轻贫少发、均衡带动。收益的30%用于村公益事业及贫困临时救助,70%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
  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短短2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从2000元/年,变成了4530元/年,收入翻了番。2018年底,马家峪子村639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摘掉了背负5年之久的“穷帽子”。
  “俺们村当家的当得好,张口就能吃上米和面,日子好比‘天天十五月月年’。”年过古稀的马成京是村里的A级特困户,从阎王殿里走了两遭,他说,“要不是村里政策好,我恐怕早就爬不起来了。”老人竖起大拇指,他说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老少爷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说不出半点不如意。
  村民腰里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也渐渐挺起来。马家峪子村再也不是十里八村笑话的穷窝子。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岚山】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民上班族”两份收入带公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