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普照寺里读河山
  

张文忠
  那一天,驱车出城沿潮石路一路向北,在河山风景区路口左转向西,穿过204国道时间不长,便看到了诗茶小镇、大暖帐等景点的大牌子,矗立在夏日郁郁葱葱的山林中,顿时有了一种清新凉爽之感。
  又行几十米,见在半山中有一处雕梁画栋的建筑,隐隐若若有和雅梵音传来,便开车从一处小路口拐了进去。慢慢开上高阶后,下得车来,正西方是一座雄伟的大法堂,背靠河山,以一种大气磅礴的态势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里便是普照寺了。
  日照是日出初光先照之城,而“普照”二字,更具有满满的阳光之意。
  从法堂下到了院落中央四下打量,我发现这座寺院的周围全是山。背后也就是西方是河山主峰,为日照城北最高峰,海拔628.8米,常有云雾缭绕,并有“河山戴帽,三日雨到”之说。
  河山的山系绵长,大大小小的山头起伏绵亘,与正东处的丝山等山脉将这座普照寺团团“围”在中间。放眼望去,寺的西方为主峰,其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处全是山,仿佛组成了一个莲花底座,将山寺托在了中间,托在了瓣瓣莲花之上。在与普照寺住持果升法师闲话时,他说,这便是普照寺的第一景“五面环山”了。
  法堂的正殿之下,靠东侧的位置立着一块巨石。我正在端详着它像一块无字碑时,同行的朋友领着我向南走去。约几十米后,在一个被开挖的深坑里,看到一块巨大的石头,一部分尚深埋于土中,一部分“半抱琵琶半遮面”,而这半遮面的部分,浑如一只巨龟。站在那块无字碑与这块巨龟石之间,分明就形成了“左手碑、右手龟”的龟驮碑景致。
  上亿年前,整个日照包括河山在内,都处于深海之中。大约七千万年前,地壳运动,沧海变成桑田,大自然的洪荒之力将那些原本与山脉连为一体的巨石撕裂并剥离,巨石如洪流一般滚滚而下,如万马奔腾四处而去。无巧不巧,这两块如龟如碑的巨石,在最后力尽之时停留在了这里,被深埋于山的怀抱中,互相依偎,不知天地岁月几何,不知人间朝代更迭。终于,在普照寺建寺的过程中,以一种重逢的方式重见天日,莫非真是一种机缘巧合吧。
  “左手碑、右手龟”,龟驮碑。这是我在普照寺看到的第二景,让我感受到天地的力量与造化的神奇。
  而第三景,却是再平常不过,却又着实让人欢喜的。
  河山之所以称作河山,是“以其为境内众河之源因名”(清·康熙十一年《日照县志》)。也就是说,河山是日照境内的众河之源,或者就是众水之源,当然,这个水是淡水。站在河山之巅,东南西北四处俯瞰,围绕在河山山系周边的库池塘坝大约有二十几个,较大型的就有五个,如明珠一般点缀着山峦与村镇。
  在普照寺的南侧寻得一条山溪。还未到达时,我便感到了一股爽爽柔柔之感。走到近处看时,那溪水如流锦,如缎带,如银练,从高处款款而来,又向底处淙淙而去。
  人们常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厚重,水灵动,故而《陋室铭》开篇即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高,有龙则灵”。有山有水才是好地方,而河山山水皆灵秀。仅只这未名山溪,便让人的内心产生由衷的、心旷神怡的美。
  现在的人们渴望行走,在行走之间去寻找一处山水去净化自己的灵魂,再从灵魂深处去审视自己的初心,从最质朴的初心中启迪人生的哲理。为此有的人会走很远很久,有的人却在不经意间、在刹那间与这处山水相逢,或许,这便是渐悟与顿悟的区别,而渐悟与顿悟,却是需要缘分的。譬如,这三个景观,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正在酝酿着故地重游的相逢。
  返程途中,我暗自庆幸自己还能用美的眼光发现美。遂蓦然回首,但见普照寺向上的河山山巅,那“日照”巨书二字,正被阳光点亮。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旅周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普照寺里读河山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