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空港经济开发区“定制”厂房引“凤凰”
图片
  

本报通讯员 尹宏业

  4月28日,在空港新区产业基础标准化厂房项目施工现场,机声轰鸣,人头攒动,数台大型机械来回作业,30多名工人师傅紧张有序地施工,一片繁忙景象。
  “现已完成地面基础施工,东面的厂房也已开始建设。”据空港新区产业基础标准化厂房项目经理李兆龙介绍,该项目坚持边建设边招商,从3月18日开始施工,预计在5月底完成所有厂房的钢结构主体建设,目前已与2家企业达成入驻合作,待9月份厂房交付后便开始使用。
  相隔不远,在先农氏智能碾米机制造基地,同样是热火朝天的喜人景象。这是以智能碾米机研发、制造、销售为主的项目,自入驻以来持续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该企业生产的智能无人碾米机已经实现量产下线,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据先农氏集团主要负责人李俊轶介绍,首期已与首农食品集团和天津粮食集团等达成了6000多台智能无人碾米机的合作。
  行走在空港经济开发区的阳光里,一处处标准化厂房里暖意融融,一只只“金凤凰”振翅高飞,令人振奋。一幕幕“凤凰传奇”接连上演,得益于空港经济开发区精心栽种下的一株株“梧桐树”。
  空港经济开发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品质要求,认真做好园区整体规划,在标准化厂房建设持续发力,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标准化厂房,正成为园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的强有力支撑,全力推进空港“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标准化厂房规划总面积26.9万平方米,总投资5.14亿元。目前在建1个,面积约3.4万平方米;已完工1个,面积约1.5万平方米。已与8家企业达成合作,日照航空航天超轻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工业供热自动控制系统生产基地、香川食品等一批高端高新项目签约入驻。
  标准化厂房建设是园区搭建“双招双引”平台、提升产业集聚功能的重要载体。空港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建立联络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推进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这不仅为提高产业集聚程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夯实社会综合效益打下坚实基础,更让企业实现了“拎包入住”,达到了招商引资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收益的目的。
  “空港标准化厂房,缓解了我们建厂的建设压力,大大地缩短了审批建设周期,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迭代和市场开拓当中。”先农氏科技集团董事张兴春说。
  帮助企业快速达产见效,标准化厂房“功不可没”。随着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若从“亩均论英雄”的视角来看,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意义远不止于此。以先农氏智能碾米机制造基地为例,建成后可实现年产智能无人碾米机1万台,实现产值4亿元。
  “空港经济开发区发展不仅要求‘快’,更重‘质’。这个‘质’就是发展质效,体现在经济指标上就是亩均效益。”空港经济开发区招商部部长李鑫表示,“标准化厂房建设改变了原有‘一厂一地’的模式,不仅成为空港经济开发区打破‘土地瓶颈’的重要突破口,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更成为承接企业落地、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
  “通过集中建设标准化厂房,节约用地效果明显,既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空间问题,也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另外,通过重点招引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入驻标准化厂房,这更大幅提升了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可以说是实现了节地增效‘双赢’。”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东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空港经济开发区“定制”厂房引“凤凰”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