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日照书院
图片

  ① 义学,也称“义塾”,是指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义学招生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
  ② “六一书院”,欧阳修晚年号称“六一居士”,后为纪念欧阳修先生,于学堂榜额题曰“六一书院”。
  ③ 县城十字街南,即原日照宾馆处,现苏宁广场东侧。
  ④ 童试,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
  ⑤ 北关吕公祠后,位于原日照街道十一村附近。


  作为儒学的支撑和伴生,书院、义学①是必不可少的。
  书院属于官办,既是文人墨客讲学的地方,也是科举应试的场所。日照书院始于明嘉靖年间,名曰“奎山书院”。康熙五十一年(1712),日照重建“六一书院”②,先后废弃。
  清道光十八年(1838),知县周瑞图倡县绅出资,于县城十字街南侧③,重新创建“奎峰书院”,初步建起讲堂五间,东西两厢房和厅堂各三间,厨房、宿舍、茶炉等生活设施俱备。后经三次扩建,增设考棚和部分童生斋舍,时奎峰书院初具规模。
  书院设“山长”一人,职责是主持讲学;设“首士”一人,负责办理生员生活事宜;设“学长”一人,从众生中选拔,负责打理学习事宜。“山长”由县官、士绅延聘品学兼优之人担任,再由“山长”聘请县内学行素著之举人、进士充任教授。到清朝末年,书院设立董事会,由当地有功名的乡贤硕儒出任。
  书院招收的学生有两类:一是已入学的秀才,为准备乡试应考入学,每月定期来书院听讲,送上诗词赋等作品,以请教授批阅辅导,其编入“文生月课”,形式类似今天的进修补习班;一是经童试④合格或相当程度的生员,入院攻读《四书》《五经》,以准备应考秀才,并编入“童生常课”,其长年住在书院读书,相当于今天的寄宿制。不同的是,童生常年就读于书院,其廪膳费由县政府供应。日照书院奉行科举取生制度,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
  清道光十九年(1839),由国子监生刘璐出资,于北关吕公祠后⑤复设义学。随后义学下乡,俗称“乡学”。办学是要花钱的,故无论是儒学还是书院,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即以“学田”岁租作为长年经费。据《日照县志》记载,日照儒学拥有学田8.7公顷,“奎峰书院”有学田10.4公顷,义学有学田15.3公顷。以上学田俱在光绪年间置办。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副刊·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照书院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