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岚山得名探源
图片
  

张所昆 陈占忠
  岚山区位于日照市南部,东南与江苏赣榆接壤。岚山城区主要包括岚山头街道和安东卫街道,南面濒临海州湾。
  众所周知,岚山二字,源自辖区内的老地名岚山头,也曾是岚山头的简略称法。探究岚山地名,其实就是探究岚山头地名。岚山头因何得名,笔者有自己的见解。在已公开发表的《三山缥缈知何处》(以下简称《三山》作者:张所昆 陈占忠)和《海上碑之我见》(作者:张所昆)等拙文中,已从侧面粗略谈及过,本文将要进行专门论究。
  传统说法让人疑岚山头,民间俗称“山南头”,有时候老百姓说话快图简单,还常将中间字省去而呼作“山头”。另据载江苏史籍披露,早先岚山头又名山岚头———本文最后一个小标题之下正文里将作交代。
  “山南头”与“山岚头”谐音,笔者一直怀疑,前者极有可能是后者的口误。说到这里,有必要先扯上一段插曲。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张传玺老先生,籍贯日照涛雒,几年前笔者有一次在电话里与他谈论到岚山头地名,张教授说:“小时候在老家,我们涛雒人常管岚山头叫山岚头……”笔者追问:“是山岚头,还是山南头?”他回答:“是山岚头。但也有人叫山南头。”张教授认为岚山头地名可能另有隐情,并鼓励笔者大胆去探索。
  相传,岚山头立村于明洪武年间,但地方志里相关记载几为空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里,岚山头自然村又分为岚山头一村、二村、三村和四村等四个行政村,它们都是濒海而建,在海岸上一字排开,所处之地并没什么山岭,地势相对平坦。村庄距离北面的岚山山峦,大约还有一公里远。岚山山峦,史书上又称栏头山。
  岚山头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或许是受山南头叫法的影响,当地百姓常常会这样回答:因为坐落岚山南头(南麓)而得名呗,甚至于现今的岚山地方志和正规网站,亦是如此记述。窃以为,这种说法难脱有望文生义之嫌,因为它只是在粗浅地述说表面现象,并未深入触及岚山头得名的真正原因。
  另外,据岚山头个别有见识的老者传讲,岚山头是指岚山蜿蜒入海隆起的一个山头,亦即岚山港老码头所在地,也含盖海上碑、龙王庙和渔码头等场所。对于这个说法,前些年岚山区有位文史爱好者还专门撰文进行过宣扬。窃以为,此“海上山头”之说有点意思了,但它将海中岩礁视为陆上岚山的头,故而将岸上村庄岚山头得名归因于此,失于牵强附会,没有说到点子上。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当地有少数人还这样称说:岚山头缘由岚姓人家最早落户这里,故名。依笔者看来,这种说法当属不足为信。但是,它在无形之中也反映出,民间对于岚山头得名缘由坐落“岚山南头”之说并不都是认可的。
  细细琢磨岚山地名,颇耐玩味。但说这个“岚”字,乃“山间的雾气”之意,“岚山”意即“雾气笼罩的山峦”,可史志上以及现实中却从不见有人将“岚”与“雾气”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与省内外的海岸山川比较,岚山的基本地形并无特别之处,大雾天气在这里也并不多见。这样考虑便会觉察到,岚山地名词不达意,其中“岚”字如同虚有。既然如此,岚山地名又何必非要冠以“岚”字呢?
  “岚”“栏”同音露倪端
  “栏”为何物?读者朋友们可能有所不知,早前海边居民习惯于将近海岛礁称作“栏”“石栏”或“栏头”,这种现象至今犹存,采访一下当地的老渔民便知。
  栏即岛礁。光绪《日照县志》“海口”章节也给出了佐证:“……石阻舟处,曰石臼栏。迤东北胡家栏、桃花栏,皆行舟所必避……黄石栏也。”
  几十年前,岚山沿海一带存在的石栏就比现今多得多。据调查了解,1950年代建设岚山头港、1970年代建设岚山新港,都曾将一些石栏埋压在港口设施中了。另外,早些年当地居民垒墙盖屋常到近海栏头上采石,也毁掉了不少石栏。现今上些年纪的当地人,都还能叫出昔日曾经存在的一些石栏名称来,譬如,从原刘家海屋村往东南到童家庄子的沿海水域里,有“小栏”和“卤栏”;原佛手湾村东南今岚山港港区内,有“大栏”和“西大栏”;以上只不过是零星的石栏,要说石栏最为集中和著名的地方,当数岚山头村前海中。这儿曾经存在一道由众多石栏排列而成的天然栅栏,拒波挡浪,捍雪喷云,常年护卫着海岸,场景无比壮观。露出海面的栏头鳞次栉比,当地曾俗称“栅栏头”。明末赣榆诗文家徐可久有诗赞曰:“纪鄣田桑凭拥护,郁州风气借胚胎”。
  可惜的是,这道海上栅栏已经毁灭大半,面目全非,“栅栏头”称呼几近湮没不闻。现今你若来到海上碑景区游玩,会看到海上碑东、西方向上以及北侧,布罗着许许多多的岩礁,此即为所谓的石栏。不过,映入游客眼帘的石栏,仅为昔日栅栏的一部分。不去深入探索历史就不会晓得,老码头及其西侧场地在解放前也曾是大海,同样存在很多石栏,并且亦为栅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老人回忆说,修建老码头时,有的栏头比码头面还高呢。另外,不知你游览海上碑注意到没有,在海上碑北侧岸边龙王庙四周,矗立着数块原生的硕大礁石,其实它们就是栅栏上的石栏。又据江苏省一些史书记述,栅栏上曾经存在可以容人的石洞,并且还氤氲着道风仙气呢。
  来到这里的游客少有人知,海上碑所处的石栏原本与岸边存有近百米宽的海域,那时候这些石栏屹立在海中,的确很像岛屿,也很像小山。后来,因为建起老码头海坝,改变了海沙原来的旋流模式,更因荻水入海口变迁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再加上海边居民不断向海里填垫土石,久而久之,海岸线不断向海中迁移,今龙王庙所在位置已经由海面变成了陆地。这座龙王庙古时也叫海神庙,起初是建在岚山头海岸平地上的,庙西还搭有戏台。《安东卫志》载:“海神庙:在城东南八里,原有古庙遗迹,即元朝海运泊舟处……”光绪《日照县志》曰:“岚山头口,沙洲汇处,可通商舟……”。可见,清代以前岚山头海滨地带商贸发达,人气旺盛,是非常繁华和热闹之处,也是人文荟萃的风水宝地。在这里,众多的栏头协力抗击洪涛,除了形成一道壮丽的景观,还“使沸乱终归宁一”,确保了一方安靖。来自老百姓口中的“栏”“栏头”“栅栏头”等,虽为俗言俚语,却蕴藏着岚山头人文地理与历史的脉络,没准它们正是岚山头得名的源头。
  探讨岚山头地名,不免要涉及赣榆方志所记载的“栏头山”“阿夜山”和“丫髻山”,拙文《三山》对此有着详尽的记述。为便于阅读和理解本文,避免重述和啰嗦,现有必要对《三山》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明代著名的“赣榆八景”,有三景(“栏头丹灶”“阿夜烟云”和“丫髻听潮”)后来划归了日照岚山,这是不争的史实。大量来自省外的史志以及古地图反映,此三景皆处于岚山头近海的岛礁上。因为赣榆人还喜欢将此三景唤作“栏头山”“阿夜山”和“丫髻山”,故而被日照史界误以为是岚山陆地上的三座真山,且此误由来已久。赣榆史书上出现的“栏头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岚山头近海里的所有栏头,狭义专指其中某一小范围的栏头。但不管怎么说,赣榆人所谓的“栏头山”是指海中的岛礁,绝非陆上的栏头山。
  海上碑的前世今生笔者研究认为,海上碑所处位置的众多石栏,应当是旧时候赣榆“三景”或“三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确切一点说,或许就是狭义上的栏头山。既已扯到海上碑,笔者觉得须要特别说道一番,因为它与岚山头得名存在重要关联。
  海上碑是非常重要的人文遗产,今人们对它的认知程度远远不够。海上碑题刻所在的石壁斜面犹如巴掌大小,苏京、王铎和阎毓秀却竞相来此题字,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绝不是一时兴起随意吟咏,更不是来此进行书法展览。且问:海上碑诞生的条件或背景是什么?碑文描述的主体或对象又是什么?海上碑讴歌砥柱中流的石栏,在地方上是首开先河吗?……
  在笔者眼里,之所以会诞生海上碑,盖因这里存在极为罕见的天然景观———海上栅栏!海上碑的出现不过区区数百年,可海上栅栏却是古来有之,并且早已闻名遐迩。依笔者愚见,刻立海上碑,就是在为坚忍不拔的石栏树碑立传。海上碑三位作者的五幅题字,说的谈的全是石栏,无一例外。换言之,海上碑景点的主角,既不是海,也不是碑,而是石栏。
  其实,不只是苏、王、阎三位来此抒发幽情,明清时期一些赣榆雅士更是遗留了许多咏赞栏头的诗篇(《岚山区志》上有转载)。你若用心去品读,就会发现这些诗篇意境与海上碑碑文如出一辙、一脉相承。
  另外,笔者还曾发表过《丁泰<登奎山>望到哪里》(丁泰是与苏京同时代的涛雒籍名人)一文,文章出人意料地认为,丁泰诗作《登奎山》实则望到了岚山头,诗中有句“一拳称砥柱,千古障狂澜”,恰是“砥柱狂澜”(海上碑文)的最好诠释,其余诗句也皆与岚山头近海石栏密切相关。
  其实,海上碑周围存在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栏,早就被载入了国学典籍,因而名垂青史。明末清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方舆纪要》卷22“赣榆县”中记载,“拦(栏)头山:县东北七十里。有石栏际海,可遮洪涛,因名。其并峙者曰阿夜山,山临海,雾气昼昏如夜,因名。亦接日照县界。”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海内奇书《方舆纪要》参考了大量方志,旁征博引,考述精详,结构严谨,以资反清复明军事之用。书中将栏头山和阿夜山的位置、特征及归属关系,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了世人:“县东北七十里”大约就在荻水入海口区域(古时候荻水口更接近岚山头);“有石栏际海”说的便是岚山头近海里的石栏;“可遮洪涛”道出了石栏的作用,这四个字与海上碑碑文“砥柱狂澜”“撼雪喷云”何其相通与一致啊;末尾“亦接日照县界”一句,则告知栏头山、阿夜山等石栏其时仍属赣榆县。 (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副刊·人文】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岚山得名探源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