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力量 能量 质量
——写在岚山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
  

本报通讯员 姚文凤
  在岚山区的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活跃着一批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现场的融媒体记者。他们充分挖掘新闻素材,推出了一批接地气、冒热气的新闻作品,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不断增强来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再创新境界。
  一年来,岚山区融媒体中心聚焦民生、民声,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策划各类专题新闻,推出多档特色栏目,在深度融合、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年来,岚山融媒体中心通过平台融合、人员融合、能力融合、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服务融合,宣传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更加凸显。

融合出力量
  2018年,岚山区入选中宣部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首批试点区县。区财政投资1500万元,建成融媒体中心空间与技术平台。2019年11月9日,岚山区融媒体中心正式启用,当天《岚山新闻》实现首播。
  这一年,岚山区融媒体中心抢占技术高地,以独立的电视频道为核心,将《新岚山》报纸,“岚山发布”微信号、微博、头条号、企鹅号,以及“潮起岚山”抖音号等新闻传播载体统一管理运维,打造了兼具报、台、网、微、端“五位一体”的新闻采编中心。
  通过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和平台终端,区融媒体中心形成了多家平台统筹管理、多条渠道资源共享、人员能力互为补充的良性格局。
  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模式,岚山区融媒体中心、日照电视台岚山电视站、大众网岚山3家媒体联合运营,实现了一项事业、多家经营,一家平台、多家使用,一家产品、多家分发,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融媒体组织架构,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的媒体平台。

融合出能量
  33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作为全区最年轻的一支干部队伍,这一年,青春的担当与活力,赋予了岚山区融媒体中心不竭的创新能量。
  这一年,岚山区融媒体中心在疫情抗争中成长。疫情期间,融媒体记者深入疫情村居实况报道,走近一线记录抗疫身影,走到渔港码头、田间地头解群众滞销困境。一只口罩、一台相机、一支话筒,就是他们的抗疫“武器”。
  这一年,“潮起岚山”抖音号注册,仅10个月时间粉丝总数达到471.8万。据北京字节跳动公司统计,“潮起岚山”在全国县级融媒体抖音影响力榜单中排名第一;《新岚山》报纸推行电子版,成为岚山区信息发布最及时的时政内刊;岚山发布微信公众号粉丝已突破20万,连续3年位列全省区县微信公众号10强;新闻客户端“爱岚山”即将上线。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一行到岚山融媒体中心实地考察,随后在国家广电智库平台刊发《岚山经验:县级融媒办出主流媒体新影响力》一文,岚山经验全国推广;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在岚山融媒体中心挂牌,高层次人才双向输送。

融合出质量
  目前,岚山区融媒体中心共有《岚山新闻》《岚山风情》《岚山味道》《岚山先锋》四档栏目。系列节目被中央、省、市多级媒体多次转发,自主创作的栏目配套歌曲广受群众喜爱。
  其中《岚山味道》首期节目即获广泛好评,新华网就《岚山味道》与岚山区融媒体中心签订供片协议。
  这一年,岚山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党支部、团支部,组建工会和女职工委员会、妇女委员会。打造党建引领、青春担当、书香融媒特色品牌,举办篮球赛、羽毛球赛、读书会,员工生活丰富多彩。开展“下基层、看变化、强四力、增才干”集中采访,走近基层、走近群众,保证新闻产品沾泥土、带露珠。
  因为立足实际,所以广受欢迎;因为立足特色,所以更加出色。
  一年来,岚山融媒体中心敞开怀抱接纳全国各地来访团队30余次。
  一年来,岚山声音响彻五湖四海,岚山经验争相观摩、争相借鉴。
  一年来,岚山融媒体中心用成果回答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之问。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力量 能量 质量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