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路径纪实

  媒体记者
  初秋时节,广袤的田野风景如画,谷穗摇曳,瓜果飘香,绿树成荫,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徐徐铺展。
  金融活水的注入,滋润着美丽乡村。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探索以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围绕乡村振兴,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落实金融惠农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金融力量。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农业保险保障金额达 2 1 . 7 1 亿元,同比增长43.35%。“鲁担惠农贷”累计投放担保贷款22.43亿元,同比增长309%,增幅居全省第三位。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79.84亿元,较年初增加18.17亿元,增速11.24%,高于全市平均贷款增速2.4个百分点,为农业经营主体节支约2.2亿元。

探索农业保险新路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新路径,以“扩面、增品、提标”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的保障广度、深度、覆盖面,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撑起“保护伞”。
  大力开展农业保险政策宣传,针对承保政策、保障范围、理赔流程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提升农民参保意识。目前,全市小麦保险已完成,累计投保面积36247公顷,投保率达到88.78%。
  建立农业保险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储备机制,稳步提高地方特色险种占农业保险比重,逐步实现“一县多品”目标。目前,我市主要险种达17个,覆盖茶叶、桑蚕、苹果、桃等特色产业。
  健全完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将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引向“保收入”,莒县成功争创2021年小麦、水稻和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县,玉米、小麦保障额度分别由每亩450元、500元提高到950元,极大地稳定了农户种粮收入预期,进一步化解了农业生产风险。

搭建金融惠农连心桥
  银农需求衔接不畅,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一道长期困扰着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
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建立的农政银担合作机制,持续撬动金融机构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打通了农村融资堵点。
  开展银农对接活动。针对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深入宣讲金融政策、涉农金融产品,搭建起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桥梁。仅6月份,我市通过银农对接,发放贷款金额5000余万元,惠及60余户农业经营主体。
  创新金融惠农手段。今年以来,面向茶产业农户、茶叶专业合作社、小微客户创新开展“青茶贷”,已累计发放100户0.43亿元。五莲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化普惠金融业务,目前已在全市推广,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问题,累计贷款金额已超124.2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金额66.40亿元。
  强化政策支撑。印发《关于做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客户直通工作的通知》,对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新发放贷款所产生的担保费给予全额补助。上半年,全市平均信贷综合成本约2.17%,为农业经营主体节支约2亿元。

金融科技赋能“惠农码”
  市民只要扫描绿茶产品包装上的“惠农码”,所关注的信息,即可一目了然。
  目前,全市范围内以销售果茶菜为主的种植户,每户赋予一个“惠农码”(二维码),将农户姓名、种植作物种类和面积等信息涵盖其中,采集上传至全市统一追溯信息平台,作为种植户享受补贴政策和源头追溯的基础数据,农户信息每年调整一次。
  金融科技的赋能,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的翅膀。市农业农村局着力探索数字金融产品与“三农”工作有效衔接,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日照银行构建起以“惠农码”追溯为核心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服务平台,以数字金融产品和平台为载体,以场景金融服务为手段,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金融科技力量。
  “惠农码”将农户种植信息与农资购买信息、农产品销售信息等有机联系起来。追溯信息平台根据种植户信息设定购买农资数量及政府补贴额度,种植户凭“惠农码”,在农资直营店实名购买优惠农药。不仅如此,种植户售卖农产品时出示“惠农码”,作为农产品源产地“证明”,实现了农产品源头可追溯。目前,全市已发放惠农码8.6万张,实现果茶菜农户全覆盖。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