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鱼翔浅底 碧水长流
——莒县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生态治河
  

全媒体记者 惠雪烨
通讯员 黄晓明
  眼下,沭河两岸,草木葱茏,满目苍翠。
  漫步在莒县鹤河项家官庄段,清波荡漾、绿树成荫,恰似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彩画。沿着河道巡查,这是河管员项正田的日常工作之一,“两公里的河道,每天都要走一遍,这是必须完成的工作。”
  “查看河道内有无垃圾,发现了及时处理,能够自己处理的垃圾就自己处理,处理不了的就上报镇水利站、河长办,总之,不能任由垃圾漂荡在河里。”项正田如是说。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数据统计,莒县有沭河、青峰岭水库等58条河流和213座水库。这既是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同时也使得河湖保护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沉甸甸的生态砝码,亦是沉甸甸的生态责任。莒县积极构建以各级河长为关键少数的“河长责任链”,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高位推动各级河长开展巡河履职。
  “我们以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为抓手,结合面向社会选聘的志愿河湖长、河湖警长、社会监督员,形成专人守护、社会参与的河湖管护局面,持续开展‘河湖四乱’专项整治,对全县涉河湖问题加强整治力度,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美丽幸福河湖。”莒县河长办工作人员王自强介绍,目前,全县纵向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常态巡河工作模式,实现了全县河流段无缝隙、全覆盖。
  守护好一方碧水,造福沿河流域的百姓。莒县的“母亲河”———沭河,纵贯南北76 . 5公里,流域面积1718 . 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莒县深入开展沭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达标等专项行动,自2016年开展“清清河流行动”以来,全县排查出1015余项河湖违法事项,全部进行集中清理,对156处河道排污口进行了逐一排查整治,关停“散乱污”企业812处、禁养区畜禽养殖场820个。
  在开展沭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莒县注重沭河上下游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完成了杨店子大桥至招贤武家曲坊段全长10公里、550公顷的沭河上游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与下游已建成的长15.3公里、1180公顷的沭河国家湿地公园连为一体;投资5.07亿元的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治理沭河55公里; 借助沭河堤防加固工程,自筹资金对沭河全线进行拓宽改造,分阶段对堤顶路进行硬化,在堤内实施健康步道、湿地、绿化等内容,打造纵贯莒县南北的交通干道、生态通道、景观廊道。
  近年来,莒县累计投资11.7亿元,对沭河12条长度10公里以上支流进行了系统治理,沭河支流也换了“新颜”。
  在沭河众多的一级支流中,从左侧汇入的袁公河是流域面积最大、河道最长、水量最为丰沛的河道,对沭河的防洪、蓄水、水质安全都有重大影响,堪称是沭河的“左膀右臂”。
  如今,站在袁公河岸边眺望,河变宽了、水变清了、鱼儿多了、水鸟来了。“治理后的袁公河,环境越来越美了,沿河的旅游路也已修好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散步、锻炼身体。”袁公河东苑庄段河长陈修帽告诉记者,通过清淤疏浚、绿化美化和沿河污染源整治,治理后的河流沿岸,已经成为附近村民的“休闲客厅”,乡亲们切身感受到了眼前的“诗与远方”。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莒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生态治河,正确处理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恢复河流沟溪的生态功能,确保河道良性运行。如今,全县河湖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沭河水质稳定达标,沭河流域全年保持Ⅲ类水质,氨氮含量与2015年相比,由每立方米0.47毫克降低至每立方米0.18毫克,改善率达61.9%。
  好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莒县把河道治理融入全域旅游体系进行精心打造,其中,鹤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从长岭镇、陵阳街道、寨里河镇一直延伸到龙山镇,沿途打造了12个绿化生态节点,并通过堤防道路硬化、美化等工程,将沿途的放鹤山、丹凤山等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实现了“旅途即旅游”“道路即彩带”“工程即景点”,真正打造了“一河清流水、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
  一道道碧波荡漾、四季清流,一幅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迷人的图景在莒县处处可见。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鱼翔浅底 碧水长流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