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座码头承载一个梦想 用奋斗彰显中国港口力量山东港口日照港建成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敢教日月换新天
图片

  全媒体记者 孟凡虎
  通 讯 员 张海鹏 姚晓双
  曾经,新建全自动化码头动辄需要高达数十亿元的“天价”投入和漫长的建设周期,让大多数港口望而却步;
  曾经,垂直布局、封闭管理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标配”,即使知道存在交通压力集中等“短板”也无法改变;
  曾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中国诸多大型集装箱港口只能仰人鼻息,破解技术“卡脖子”如同天方夜谭。
  如今,这些“不可能”在山东港口日照港被一一打破!
  10月9日,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建成,为全球港口提供了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中国样本”,开启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低成本、短周期、见效快”建设新时代。
  从昔日全自动化码头建设领域默默无闻的“新兵”,到如今成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打造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可复制方案的“黑马”,日照港何以成功打破“坚冰”?这座高科技码头的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个传统码头的升级梦想
  走进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眼前的景象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港口的印象与记忆:远控岸桥精准抓放、一气呵成,自动化轨道吊与无人集卡往来穿梭、流转自如,整个生产现场杳无人踪却井然有序。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座传统码头。
  时间回到2017年,当时,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青岛港以及上海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继建成投产,发展自动化、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成为迈向世界集装箱强港不可或缺的“标配”。
  然而,放眼国内外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几乎都是整体新建,动辄需要数十亿元的“天价”投入,令众多渴望拥有自动化码头的港口望而却步。对于包括日照港在内的只有中小规模集装箱业务的港口而言,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长周期的“鸡肋”选项。
  “传统就是用来打破的,技术就是要不断创新的,既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样板,我们就要自己研究自己干,找到一条新路!”2018年,已是日照港集装箱设备管理“大拿”的胡继龙,作为主要技术牵头人,被选派到韩国考察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来回仅4天时间,他抓住一切机会查看现场、交流问询,为了多看一个港口,甚至午饭都来不及吃。经过与团队反复研究,胡继龙提出了双悬臂自动化轨道吊的设计建议,并自己动手设计了自动化堆场布置及工艺设置。
  2019年5月,日照港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投产,成为世界范围内建设周期最短,国内首创的规模化、顺岸布置的双悬臂自动化堆场,效率提升50%以上,得到船公司和客户的一致好评,成为“南来北往日照港”集装箱品牌的靓丽名片。同时,这个项目节省能源25%以上,减少碳排放量16%以上,有效减少了城市污染。
  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推进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作为山东港口的“南大门”,日照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山东港口提速构建“以青岛港为枢纽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围绕各自区域腹地形成海上支线布局”的干支线网络配套发展格局。日照港是山东港口集装箱提能上量的关键一环,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另一方面,作为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山东港口成功建设运营了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锤炼出“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继续研发新的全自动化码头,进一步提升码头服务质量和效率,是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近在眼前。
  既要实现建设集装箱“内贸中心港、外贸近洋干线港、远洋喂给港”的战略定位和发展使命,又要节约建设成本,在短时间内形成生产力,成为摆在日照港面前的两难命题。
  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的成功试水,让日照港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自主创新才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素以大宗散货作业见长的日照港,从适应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决定另辟蹊径,将原有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打造以“远控岸桥、自动化轨道吊、无人集卡”为基本布局的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善于“破题” 勇于“出圈”弯道“超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果码头的设计、建设处处依赖国外技术,即使建成了“高大上”的自动化码头,也摆脱不了受制于人的命运。如果说,不屈不挠是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风骨,那么不断创新则是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灵魂。
  给码头一个“中国灵魂”。作为全自动化码头的“大脑”中枢,整体网络路由和服务器架构方案,对于码头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而日照港“从传统码头到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构想,相当于一次跨界整合升级,其中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经过长时间研究论证和反复比对分析,日照港集装箱智能化码头研发团队认识到,必须打破传统建设模式中“先硬件后软件”的思维定式,将网络架构的设计规划提前介入到码头前期建设之中。
  虽然提前做了关于困难的种种设想,但实际执行起来的道路之曲折、过程之艰难,仍大大超出预想。从自动化轨道吊、远控岸桥、无人集卡等设备本身的技术方案设计、优化,到网络通信架构的研究、5G基站建设、后台系统的自主开发,再到与码头作业流程的对接测试,上百个关键点的突破,600余项清单问题的逐一关闭,通宵加班连轴转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日照港集装箱智能化码头研发团队没有退缩。“大家不认命、不服输,咬碎了牙也要拿下这个‘卡脖子’难题。”胡继龙说。
  最终,日照港自主创建了高度集成、简洁可靠的一体化网络路由架构方案,得到了世界自动化技术领域领导企业ABB专家团队充分认可并顺利实施。
  让无人集卡“安全员”“下车”。无人集卡是连接远控岸桥和自动化轨道吊的智慧桥梁,由于码头现场环境不固定、作业工况多变,实现自动化的技术难度非常大。如何在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自动化水平运输,成为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密钥。
  负责核心技术攻关的徐冠男,带领团队“5+2”“白+黑”,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过。历经200多个日夜的日晒风吹和方案验证,终于突破了5G远程驾驶、车路协同V2X等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无人集卡的自动化高效运行。
  然而,无人集卡作业需要“安全员”监督这一世界级难题又横亘在面前,成为新的“拦路虎”。
  关键时刻,“连钢创新团队”来到日照港,以融合支持的方式加入到课题攻关中。1年多的合力攻关,成功让“安全员”“下车”,自主研发的无人集卡全场调度系统更是和轨道吊、岸桥调度系统融为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集卡全工况、规模化运行作业。
  胡继龙感慨万千:“从传统码头改造升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全球尚属首次,因为过于另类,一开始根本不被业界看好。”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最有权威。如今,各大港口闻讯而来观摩交流,一些国内外行业的佼佼者也主动寻求合作。“你们干得太快了!”惊诧于日照港的超级“加速度”,正在立项建设自动化码头的太仓港,更是连续组织多次观摩交流。

码头与他们:“正青春”
  在日照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千万”工程,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方便了千家万户。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多数是80、90后的日照港集装箱智能化码头研发团队,正是这“千”和“万”的经历者、见证者。
  他们凭着一往无前的闯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凭着一鼓作气的干劲,敢为人先,披荆斩棘;凭着一抓到底的狠劲,抓铁有痕,久久为功。用山东港口新时代振超精神、“连钢创新团队”精神照亮前路,以无悔付出点亮了新一代港口科技工作者矢志创新、科技报国的火炬。
  立项之初,胡继龙带领的研发团队里汇集了徐冠男、贾敏、倪铂、马波、王浩、董朋辉、钱永波7名日照港IT、流程、设备、土建业务“大拿”。46岁的胡继龙看中的正是这些80、90后身上的创新意识和不畏难、不退缩的精气神。
  “项目干不成,我们就拿着马扎子去开轨道吊!”这是当初胡继龙向领导下的特殊“军令状”,看似玩笑的背后,却真实反映出他和团队成员们的勇气和决心。建设之初,一切从零开始。胡继龙把能找来的自动化码头视频资料全部找来,整理了几十个G的学习资料,大机上、码头旁、堆场里,他像走火入魔一般,随时随地掏出小本子就开始验算。在项目遇到困难一度停顿、团队的士气低落的时候,为了给大家打气,胡继龙主动提出当天早点下班,一起吃饭放松一下。结果,菜还没上齐,饭桌上已经变成了会议室,大家热烈讨论,忘了吃饭。“有过忐忑,但没想过放弃。干自动化码头,是为了把职工解放出来,非常有意义,是因为喜欢、热爱才加入进来的。既然干了,就得干出个样子来!”胡继龙笑着说。
  “冠军男孩”的“死磕到底”。32岁的徐冠男,包揽了自动化轨道吊智能调度系统、无人集卡智能调度系统等多个自动化系统的自主研发任务,提出30余项自动化设备效率优化调度逻辑,解决了200余个无人集卡及自动化码头运行问题。如果直接用国外技术,也许会省时省力,为什么非要自主研发呢?徐冠男的答案是:“核心技术,还是装在自己心里最可靠。港口把最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是信任我,我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加快研发、攻关进度,码头早一天建成,港口就早一天受益!”
  一次8个小时的“蹲守”。董朋辉在项目中负责码头操作系统TOS及自动化设备调度系统开发。一次现场跟踪设备使用时,董朋辉发现自动化轨道吊因偶发性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翻倒。询问开发商,得到的回复是短时间无法解决。怎么办?他选择现场蹲守找根源。结果等待了6小时,直到天黑依然没有结果。同事们劝他先回家,他却说:“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回家也睡不着。”晚上8点多,问题终于重现,董朋辉迅速检查、记录,经过数十次模拟重演,成功修复系统。此时,已是凌晨3点,得到信息的开发商非常惊讶:“这么快就完成了自主优化,简直不可思议!”
  一块价值232万元的砖头。如何在提升堆场码箱稳定性的同时降本增效,是一直困扰马波的“窝心事”。负责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场地建设、泊位改造的他,一天上班路上,想方案想得出神,没留意踢在一块道砖上,疼得直呲牙。可忽然间这块砖触发了他的灵感,道砖排水功能好,铺装简单,成本低,维护起来也方便,比使用连锁块强多了。受到启发的马波一路小跑来到单位,马上开始市场调研并设计方案,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为项目缩短工期15天,节约成本232万元。
  “奋斗不是一个词,而是一场战斗。”作为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每一个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的夜晚,贾敏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针对无人集卡在行驶中因刹车导致的双箱过于紧凑,自动化轨道吊无法自动化作业问题,她每天不是在现场考察的路上,就是在研究方案的途中。最终解决了这一“卡脖子”问题。负责远控岸桥和自动化轨道吊调试的“90后”王浩,把调试现场当作办公室,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调好闹钟醒来再干是常态。因为还要负责协调人机,一天下来,手机通话记录能达到200余次。
  加入集装箱智能化码头研发团队,意味着有无数硬仗要打。倪铂负责自动化远控岸桥、自动化轨道吊、无人集卡信息化配套硬件和核心网络及信息化基础的规划建设,一干就是几个月连轴转。对工作的苦累他从无抱怨,可对家人的歉疚却是埋在心底的苦涩。因为工期紧、任务重,他无法照顾患有尿毒症的母亲和刚刚经过癌症手术的父亲,连妻子分娩都不能在身边陪伴。然而,作为老港口人的父母依然叮嘱他“在单位一定干好活”。家人的支持和嘱托,变成了倪铂一次次的攻关战斗。还有负责技术方案研究论证、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的钱永波,为了进度废寝忘“家”,常常天还没亮就出门,忙到半夜才回家。妻子心疼地抱怨:“连做梦都是什么设备落轨了的梦话,真是干魔怔了!”
  正是这一个个奋斗的人、一个个奋斗的故事,成就了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在陌生领域进行全新探索,在核心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这是日照港集装箱智能化码头研发团队的无悔初心。
  看,这是中国样板!全球首创“顺岸布置边装卸+无人集卡水平运输”工艺,开启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时代;开创全球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先河,综合成本降低70%。
  看,这是中国智慧!攻克无人驾驶技术在港口水平运输应用难题,实现无人驾驶在港口行业首次落地运营;自主设计车路协同系统V2X,实现无人集卡、社会集卡安全有序共同运行。
  看,这是中国力量!首次成功将北斗+5G、国产码头操作系统TOS应用到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全程,灵活高效,实现厘米级精度操作;创新实现陆侧“一键抓放箱”,成功率100%,居目前行业内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一键抓放箱最高水平。
  这座码头的建成,蹚出了一条老旧码头改造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升级模式,让更多中小规模港口有机会、有能力建设好用、管用的高科技集装箱码头平台。
  夫战,勇气也。这座码头,凝聚着山东港口日照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迸发着“敢为天下先”“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血性和志气。
  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斗志,正一步步托举起中国港口的希望,熠熠闪光,照亮前程!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海陆空大交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敢教日月换新天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