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
依山傍海,山海相连,日照这片土地如此秀美。
自然之美的背后,是不断增长的精神追求。如今的日照大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骨架路网快速拓展,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市政功能日益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路宽了、城绿了、水清了、人乐了……这是一座绿色生态、幸福宜居现代化城市的精彩“蝶变”。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漫步在日照的大街小巷,人们很容易被这座城市的“细节”吸引。
清晨,洒水车伴着音乐声穿行在城市主次道路上,不仅路面更清洁了,空气也更清新了;地下管廊取代了城市上空的“蜘蛛网”,店面门头规范有序;人行道铺上了“会呼吸”的路面,公园绿地“不经意间”出现在家门口;城乡公共交通实现一体化,城乡道路交通更加顺畅有序;洁净的城市水体与精致的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无论是常年在外的游子,还是久居日照的市民,都能感受得到:这些“细节”,让这座城市更美了,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幸福了。
当我们翻开城市建设的“相册”,还能发现更多悄然增加的“画面”———近年来,我市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环卫、防汛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市区先后建成了8座生活供水厂,为26.5万居民用户提供洁净水源;现有9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8%;推进燃气管网向乡镇农村敷设,全市燃气居民用户达到了70万户,全面实现天然气“镇镇通”;开展清洁取暖改造,2021年度农村清洁取暖任务14119户已全部竣工;城市公厕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座以上;全市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厨余垃圾、大件垃圾等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正加紧建设,垃圾处理体系不断完善。
纵横交错的道路和街巷是城市肌体最基本的框架,也是城市整体环境最直观、最细致的体现。2021年,我市完成新建、改造城市道路61条,新增城市道路30公里,累计建成城市道路长度1050.7公里。淄博路地下通道连通工程、海曲路地下通道均已通车运行。同时,积极推进道路优化畅通工程,着力打通断头路、卡脖子路,大力推进“路口革命”,共实施了49处路口渠化改造,建设了56条道路绿波带、13处人行过街天桥,让绿色出行逐渐成为城市新风尚。
一座城市犹如一件艺术品,必须精雕细琢,才能彰显魅力。而每一次雕琢,都是为了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周末休闲哪里去?到山海风情绿道骑行去。”这条山水相依、海天一色的绿道,让喜欢骑行或健步的市民游客过足了“经山历海”的瘾,更是将镶嵌在日照大地上的一个个美景“串珠成链”,描绘出日照全域旅游、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气象、新成就。
在贯通山海风情绿道的同时,我市正加快推进两河绿道改造提升工程、水运基地连通奎山环山路绿道建设,多链路打造城市慢行系统。
绿道建设只是我市聚力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坚持规划引领,开展城市绿化增量提质行动,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和城市绿线专项规划;加强法制建设,出台了《日照市公园条例》;大力开展“海绵型”绿地建设,因地制宜配套健身设施,加强建设项目附属绿化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养护水平。截至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 3 3 7 . 1 6公顷,绿化覆盖率42 . 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 . 65平方米,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
如果说绿化美化让日照彰显出更多生态魅力,那么城市水环境的精心治理,则让日照的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2017年以来,我市系统完善排水体系,加快实现污水管网源头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截至目前,已实施724个小区、79个单位雨污分流改造,道路雨污分流改造362公里,新建526公里排水管道,迁建41.3公里河道污水干管,深度清淤修复598公里病害管道,完成了154处沿河排口改造;建设4处人工湿地,新扩建1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2.6万吨,12处黑臭水体全部通过“长制久清”验收评估,崮河大古镇断面水质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在城市防汛方面,改造223处低洼点,基本解决了低洼点排水问题。
同时,我市还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厕所革命”后续管护,建立了日照市、高新区、莒县刘官庄镇3个农村改厕后续管护信息化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实施改厕规范升级,启动实施率100%;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35个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工作已开工121个行政村(单位),已竣工105个行政村(单位);15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
“没事了到公园散散步,和老朋友聊聊天,很舒坦!”家住沙墩河附近的周先生对家门口的变化赞叹不已。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已成为日照市民幸福生活的源泉之一。
全力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是关系到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
2020至2021年,日照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项目307个,惠及4.7万户居民。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注重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同步实施专营设施改造。今年以来全力推进82个未供热小区实施供热设施改造,让更多群众“暖身又暖心”;共新建、维修道路6.1万平方米,安装照明设施1203盏、安防设施及系统140套,(下转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