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宗杰
山世东,曾任黄墩镇孔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从解决村民用水,到解决村民出行,再到帮助村民创收致富,在孔家沟村奉献的40余年间,他带领村民,为孔家沟村蹚出了一条幸福生活路。
1969年,20岁出头的山世东凭着一股干劲,当上了村内的生产队长。1971年入党,此后的20年间,他先后担任村党支部委员、村主任。
带领百姓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铺设自来水管道、修村内道路……在那个年代,成为党员倍感光荣,因此,不论在哪个岗位工作,山世东都兢兢业业、从无怨言。
“1971年,村党支部发展我入了党,入了党那时候年轻,干劲确实充足,就是一心把生产队领好,多抓粮食。不管干什么,就是带头去干。”山世东说。
1992年,山世东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让他知道,要做好农村工作,就要想在群众先、干在群众前,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同。
1993年,他成功解决最难也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土地调整问题,把村民的口粮田进行合理划分。
1995年,在村内修建生产路3000余米,村民的小型机械可以开进田地了。
1997年,带领村民栽植松树、果树、桑园等经济作物,为村民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8年,黄墩镇大力发展板栗,山世东不甘落后,带领全村老少爷们一起上山,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发10公顷山场种植板栗。
2000年前后,因为种植板栗,孔家沟村出现了不少万元户。那片板栗林,到如今仍然是孔家沟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2003年,因为身体原因,山世东不得不辞掉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为孔家沟村奉献了半辈子,他始终放心不下,到现在仍然关心着村里的大事小情。而山世东这面旗帜,不仅影响着“支部堡垒”,更以实际行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