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阳春布德泽 茶园生光辉
——记者现场蹲点体验日照春季茶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统筹/策划 刘新英 采写/摄影 全媒体记者 张莹

◆ 核 心 阅 读
  阳春布德泽,茶园生光辉。
  走进四月的乡野,阵阵吹拂的春风仿佛无形的手,轻柔抚摸中,叫醒了“冬眠”的茶树。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茶园内一片盎然,处处芬芳满园,生机万分。
  4月10日,我市启动日照绿茶“谷雨工程”,切实做好今春茶园生产管理各项工作,加快日照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住黄金时期,茶园、茶企、茶农以及我市农业部门早已有条不紊忙碌起来,不断加强着春季茶园管理质量,提升着茶苗科技含量,探索着茶叶增收的新模式,为新一年全市茶叶的高产高质高效做着“强身健体”的各类准备。
管理强身:等几天暖意,抽万株新芽
  4月4日大清早,日照御海湾茶博园有限公司的茶园里,茶树沐浴晨曦。小腿高的茶树郁郁葱葱,剪过的茶垄整整齐齐,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生机盎然,总经理薄怀诺正蹲在埂头,查看茶树的生长情况。
  “‘四早’及时做,茶树才会长得好,才能提高茶园收益。”薄怀诺娓娓道来,“四早就是早清园、早施肥、早浇水、早修剪,这是春季茶园管理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为了春茶的丰产丰收,他浅耕松土,让土温回升加快,促进茶叶提前萌发;遵从着“宁浅勿深”的原则对园内的茶树进行了修剪,深度为3到5厘米;在茶树冠外沿开了约15厘米深的沟,施入了提前腐熟好的有机肥;将剪下茶树枝条清理干净,浇足了“返青水”。
  除“四早”外,防倒春寒、防病虫害、防干热风“三防”也很重要。这一点,东港区后村镇的茶农汉芳感触颇深。在她家的西墙根,整整齐齐码放着成跺的稻草帘。“这些都是‘草棉衣’!”她说道。
  “原先冻了就冻了,遇上倒春寒一点办法也没有,急得恨不能搂着茶树睡觉。”汉芳告诉记者。现在,在市农技中心专家的指导下,近几年她一直采用稻草、草帘、遮荫网、薄膜等覆盖蓬面的方式保护茶树,抵御霜冻。
  “还有两种办法我们也一直在用。”汉芳掰着指头如数家珍,俨然茶树专家。“熏烟也行,晚霜来的时候,在茶园空间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堆,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形成烟雾。再就是喷水,把附着在茶树芽叶上的霜洗去,防治茶树叶片表面结冰。”
  精准管理,更智慧管理。当前,茶树进入防虫的关键时期。在五莲县潮河镇,植保无人机喷药已成常态。载上纯生物制剂农药,无人机在茶园上空飞行,悬停、喷洒。与传统人工喷雾器相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连日来,为进一步抓好今年春茶生产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走到田间地头,进一步指导茶园春季管理技术,帮助茶农提高茶园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已开展现场培训60余场次,实地指导100余次,培训人员2000余人,并印发了《致全市广大茶农的一封信》《春季茶园管理、茶籽播种和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等材料,切实提高全市茶农技术应用能力和茶园管理水平。
  田间管理万事俱备,什么时候才能等来春茶的“东风”?
  “预测4月中上旬!”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茶叶科农艺师侯剑说。据他介绍,温度变化是影响茶芽萌动和新梢生长快慢的重要因素,当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且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达到500℃,茶芽就可以陆续萌动、采摘了。
科技强身: 200 个技术节点撑起的绿色“魔术”
  培育一株无性系茶苗需要多久?在御园春茶叶种植基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45天。比传统无性系茶树育苗的培育周期整整缩短135天。
  凭什么能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大大缩短培育周期?御园春茶叶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袁奇军自豪且神秘地伸出了两根手指:“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茶树嫩枝快速繁育法,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有200个技术节点支撑。”
  4月1日,在岚山区巨峰镇,漫山青绿一直延伸到了视野尽头。经过一整个冬季的休养、积蓄,片片茶园已活力满满。穿过层层叠叠密铺的田埂,走进御园春茶苗培育棚,暖意与湿气扑面而来。中茶108、龙井43、舒茶早、白毫早、浙农113、安吉白茶等20余种无性系茶苗高低错落地培养在珍珠岩的特制土壤里,长势良好。
  “运用植物本身的顶端优势和发达的根系吸收养分多的特点,利用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在全光照微喷弥雾育苗基础上经过创新而改造形成的。”——— 竖立在大棚旁边的展板上,对这项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价为“国内领先”的技术这样描述。
  效果如何?原来的技术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育出苗,三年后才能出产量;采用这种新技术,现在,长在棚里的六代苗当年就能采茶,一年四季的无缝隙育苗,成活率达到95%。
  “我都不敢让它长得太快。”袁奇军开玩笑地表示。“一不留神长太高,卖到全国各地,光物流费,就要多出一大笔。”
  不仅是“快”,更是“好”。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丁仕波对这项技术培育出的茶苗,做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就好像给茶树生下来就打上疫苗一样”。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茶苗,叶片肥厚,抗寒抗旱抗风能力更强,更符合日照的种植条件,且生长时间整齐,管理相同,生长出来的芽头一致、卖相上佳。
  走出岚山区,在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试验大棚里,研究人员正不断对新培育的抗寒绿茶品种鲁茶2号进行长势数据分析。
  “鲁茶2号本身选的也是比较优质高产的品种,而且它的产量也比较高,发芽的一致性比较好。”市农科院茶叶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大鹏这样分析。
  过去一年,我市大力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推进茶树抗寒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发挥市茶科所研发基地龙头带动作用,以实施农业农村部“国家茶树育种创新(科研)基地”项目和省农业农村厅“茶树良种南种北繁项目”为抓手,建设国内一流的“标杆性”茶树创新示范基地,不断变幻着属于日照茶树的“绿色”魔术。
模式强身:双手支持与三方共赢
  最近,岚山区巨峰镇张家沟村的村民们,心里憋着一股子期待和骄傲,“今年我们村的鲜叶,肯定跟之前不一样。”
  村民的底气,来源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紧密型合作。2021年夏,张家沟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日照茶仓茶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茶园流转托管协议,为茶企提供种植基地。
  这是一种创新的土地流转模式探索: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用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和销售。企业对村民和村集体进行补贴,并负责提供有机生物叶面肥、喷施作业服务、物联网溯源以及包装设计、平台销售等种植和销售方面的服务;到鲜叶采摘季,茶农采摘的鲜叶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企业高于市场价回收。
  如此多的茶园,如何能精准、高效地一一监管?村党支部书记刘臣向记者展示了“茶园大数据平台”手机App的实时画面,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8个摄像头来回“巡视”,若有违规行为,监控平台上记录得明明白白,“连一片叶子上的锯齿都能看清楚。”
  虽然“被管”,但村民们都举双手支持,“不用自己管化肥农药除草,水管够浇,鲜叶保价回收给企业,一年下来算算账,不算鲜叶采摘,每亩也能多收5000元。”
  省时安全也是理由之一。“现在,采了鲜叶直接在村里加工,安全不说,茶叶也不会在筐子里颠坏了、存蔫了。”村民宋全来告诉记者,原先村民散户种茶,采下来的茶叶需要去薄家口的市场卖,“盛产的时候一天要去三次,骑电动车的话,来回三个小时就扔在路上了。”
  村集体最是欣喜:企业出资修的输水管道从山下一直铺设到了山上,村民们再也不用挑水上山;集中进行管护、施肥既节省成本,又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让绝大多数村民“家门口”就业,手里有了“闲钱”。
  企业早已订单满满。“一方面可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因原料质量把控不严格,另一方面可让企业有安全可靠的原料基地,无需耗费巨大的人力从头打造有机茶叶种植基地。”日照茶仓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会会说。
  从以往的零零散散参差不齐,到如今的集约化、规模化,新模式的探索加快推动着日照绿茶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升着日照绿茶的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力。
  田间管理+科技育苗+模式创新,三剂“良方”给全市近2万公顷茶园注入了强大“强身剂”,更为日照茶产业的发展装上了坚实的动力源。通过这些科学管控、增产增效、多方致富的“绿色良方”“致富药方”,日照绿茶挺起了坚实的产业“脊梁”,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路上越走越稳。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阳春布德泽 茶园生光辉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