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雕刻浆染,四代人百年坚守“蓝印花”
  

大众日报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李乐 鲁明 国娟
  把镂空花板铺在白布上,用抹子把防染浆刮入花纹空隙,漏印于布面,干后浸染靛蓝染料,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显现出蓝白花纹,由此染成的蓝印花布,蓝白二色,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具有浓厚的乡土味,是旧时农村男女青年结婚时缝制嫁妆的面料和包裹嫁妆的必用物品。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家对蓝印花布的需求越来越少,各地的民间印染作坊纷纷关闭,但博兴县的耿氏家族却坚守百年,保留下了这一传统技艺,并与时俱进,创作出了与时代相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作品。
  滨州的蓝印花布主要起源于博兴县,在滨城区和其他各县也曾有蓝印花布作坊,主要以博兴县锦秋街道北关社区(原北关村)的耿延祯为典型代表。耿氏家族自清代耿延祯的曾祖父耿光辉开始从事蓝印花制版与印染销售,140多年来已连续传承了4代。
  “以前我学过木匠,干过汽车修理。少年时代受父亲的影响,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会了蓝印花版制版和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那时生意很好。”4月7日,在自己的工作室内,耿延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耿延祯1947年出生,少年时先是向父亲学习制作蓝印花印版,后来在印染方面,也达到了浆染、蜡染、扎染、拔染皆娴熟自如。后来又迷上了剪纸,几十年如一日,热衷于创作和研究。2009年,省政府将“滨州市博兴县北关村蓝印花布”列入了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0月,省文化厅命名耿延祯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蓝印花布是旧时农村男女青年结婚时缝制嫁妆的面料和包裹嫁妆的必用物品。“旧时,蓝印花布还是一种小康生活的象征,毕竟大多数穷苦人还是穿着粗陋的未经染色的粗布衣服,只有富户才会用蓝印花布,加工出各种花样新巧别致的图案和纹饰。耿延祯介绍,当年按用途,蓝印花布可分为供人们剪裁缝制衣服或做他用的通用花布,以及按褥面、包布等特定形状印成的专用布。
  “蓝印花布,也曾称为‘药斑布’‘青花布’,这种花布一般是蓝底白花,到江南地区则白底蓝花居多。制作蓝印花布的染料,早年间是用蓝草,经过一定的工艺提取蓝靛。收割来的蓝草打成捆,放入池中浸泡,加满水,夏天温度高,沤一天一夜,秋天温度低,沤两天两夜。捞出蓝草茎秆后,在池中加定量石灰,然后搅动水面,目的是使水、靛分离,再把水放出。池底沉淀物用细布将水滤出,这样得到的就是靛蓝。”耿延祯介绍,这种提靛方法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逐渐消失,原因是19世纪末德国研究出了人工合成靛蓝,出口到中国。用合成靛蓝染出的布,与植物靛蓝染出的布颜色有区别。人们把这种蓝称为“洋蓝”。
  耿延祯告诉记者,蓝印花布在印花前,要先把布弄湿整平,再放版漏印。防染浆的调配则是取细豆面30%、细石灰粉70%,加水搅拌而成。印花时,根据印花布的用途来选择不同的花版,铲上防染浆,手握刮板做摊平动作后起版,第二版对好花纹再继续印……“从前,印染用的花版都是用纸板,我从十岁开始就干这活。纸板是用‘毛头纸’也就是旧时侯农村用来贴窗户的那种纸来制作,将七层纸粘贴在一起,裱贴在木板上……”记者看到,在耿老的工作台上,光刻版用到的工具就有刻线条刀具、刻圆的筒状刀具、刻花瓣的刀具等,多达几十种。
  对耿延祯来说,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已经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我们的蓝印花布具有清新明快、纯真朴素、自然和谐、典雅大方的特点。蓝印花布的花纹极多,植物类有梅花、牡丹、菊花等,动物类有凤、喜鹊、蝙蝠、鲤鱼等,器物类有果篮、花瓶、金锭等,还有吉祥文字,如福寿、双喜、长命富贵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耿延祯进行了创新,把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从实用品转变成为装饰品,有壁挂、屏风、窗帘、台布、坐垫、背包等多个品种。
  “后来,我又把蓝印花版制版转变到了剪纸上。其实,印花版和剪纸是相通的、相辅相成的。”耿延祯介绍,他最得意的作品是蓝印花布剪纸《十二生肖图谱》,长12米、宽1米,成为世界首幅蓝印花布剪纸长卷;作品《水浒英雄》获得了中国剪纸艺术大赛金奖。
  (来源《大众日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雕刻浆染,四代人百年坚守“蓝印花”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