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部以文化人的好教材
  

胡佃亮
  李守民主席策划、组织编写的《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出版发行有一段时间了,得到学界专家不少赞誉,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作为一名非专业的编审,我有幸应邀参与有关工作,见证了整个编纂成书过程,满怀一份收获的喜悦,由衷触发许多的感慨。
  这套包括18分册、770余万字的大型丛书,是一部系统介绍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的百科全书,将散落各地的古迹遗珍串珠成链,把不同时期的人文资料辑集成册,堪称本地有史以来的鸿篇巨制、人文大典,当属日照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奠基之作。
  《丛书》是传承历史、赓续文脉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内在灵魂和魅力所在,也是一个地方继往开来、永续发展的基因密码和根本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当下的中国,不少地方多措并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中,为优秀传统文化插上“活化”之翼,赋予其新的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日照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人文与自然遗产遍布全境,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搜集整理、研究挖掘丰富的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传承保护日照宝贵的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应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的编纂,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文化自觉,很好地发挥了承前启后、延续文脉的作用,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丛书》是匠心独运、群策群力的精品力作。历史文化研究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需要有人来自觉作为、担此使命。编写《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我市一群具有文化自觉、担当意识的人,历时近五年,共同完成的一项十分浩繁的历史文化研究系统工程。
  《丛书》主编,作为该书的倡导者、策划者、组织者,功莫大焉。如果没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没有自觉的责任担当,没有很高的社会威望,没有非凡的组织能力,不可能担此大任、有此作为。李守民主席当过教师,干过宣传,在县、市两级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勤奋工作,政绩斐然,又具有文化情结,重视文明传承。从市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组建日照市中华文化促进会、日照市人文与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方面呼应下,发起编纂《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精心策划,倾心投入,作出了艰辛努力,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日照文化史上留下浓彩重抹的一笔。
  《丛书》的大量基础性工作是由各分册的编写人员承担的。其中,既包括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相关领域的专家,也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相关事件的见证者,还有大量热心参与、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他们不辞辛劳,为了摸排线索,踏破铁鞋,四处走访;为了查实资料,深入调查,现场考证;为了撰写成稿,废寝忘食,奋笔疾书,真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大家的一呼百应、协力奋斗,就没有这项系统文化工程的诞生。
  编审负责把好最后关口,是《丛书》的质量保证。编委会多次召开编审会议,定标准、提要求,举例证、做示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各位编审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认真审稿,严格把关,做到“六个不放过”,即:内容有政治问题不放过,体例格式不统一不放过,层次结构不合理不放过,史料引用不准确不放过,文字表述不规范不放过,病句错字等低级错误不放过。特别是丛书正式出版前,各位编审又到五莲集中封闭一周。大家不分昼夜连轴转,撸起袖子加油干,仔细校正,反复推敲,集体磋商,统一审改,力求引用史料的真实性、体例格式的统一性、层次结构的合理性、文字表述的规范性,用匠心打造出精品力作。
  《丛书》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秀教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文化的熏陶、自然的养育、精神的塑造、乡愁的思念。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历史的沉淀和锤炼而形成的文化精髓,同时也是指引一个民族行为和思想的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而《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的编纂,给日照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一系列很好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好教材。
  对日照人来讲,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常年工作生活在这里,但并不一定都能深入、全面了解日照。看了这套《丛书》,就能了解日照的来世今生,看到一个有灵魂、有来处、饱满立体的日照,为身为日照人感到自豪,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像《日照古镇名村》里有生我养我的故土、魂牵梦绕的家乡,《日照名人世家》《日照家谱选录》里或许记载了我们的宗族繁衍、家风传承,《日照建筑古迹》《日照景观名胜》的一些地方曾留下我们儿时的足迹,《日照民间故事》《日照民间歌谣》里就有爷爷、奶奶给我们讲过老掉牙的段子、唱过无数遍的民谣,《日照古树名木》一枝一叶总关情,《日照红色记忆》可以让我们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对青年学生来讲,多了解一点家乡的历史,多感念一点先祖的恩德,多培养一点人文气质,多塑造一点家国情怀,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程。相关学校可以把这套丛书作为乡土教材资料,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文”为载体,以“化”为途径,以“人”为核心,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课。
  对领导干部来讲,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案头、书橱摆上上这样一套优秀读物,时常翻看查阅,可以史资政、修身励志,更能从中发现真理、明确方向、坚定道路、汲取力量,去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
  就我来说,对《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这样一套书籍渴望已久了。地级日照市建立三十多年来,我亲历了日照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巨大变迁,也亲眼看到日照文化研究成果逐步变得丰厚起来。1990年前后,我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时,为了起草文件、编写材料,经常需要查阅一些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料,往往感到非常零星难找。2000年到市委党校工作后,我带学员到外地去学习考察、异地培训,常常被当地的文化所吸引,像苏州、无锡厚植的吴越文化,天津保留的近代建筑群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嘉兴孕育的“红船精神”,四川阿坝展示的“长征精神”,浙江弘扬的浙商文化,湖州实践的“两山论”等,感到羡慕不已。虽然我们过去也挖掘了不少历史资源,注意宣传日照文化,但相比较而言略显单薄、差距不小。现在,《丛书》出版发行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读懂日照、研究日照的百科全书,也打造出一块宣传日照、展示日照的金字招牌。将其摆在书架上,我如获至宝,平添了几分书香气息;把它放在案头上,我爱不释手,激发了许多爱乡情怀。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好好珍惜这笔宝贵精神财富,慢慢享用这顿精美文化大餐。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副刊·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部以文化人的好教材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