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李晓黑陶:始于匠心 不类匠作
图片
  

全媒体记者 高任华
  日照,黄海之滨,日出先照之地。
  距今4000多年前,人们就地取材,利用本地优质黏土作原料,建窑烧陶,烧制缸、盆、盘、碗等日常生活器具,以灰陶居多,黑陶数量虽少,但以其威严、尊贵、神秘莫测的黑色反而独树一帜,备受推崇。
  1928年,“龙山文化”横空出世,犹如黎明揭开了黑夜的屏障,日照多处黑陶遗址被发掘,大批精美黑陶器物出土面世。最为著名的当属出土于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峪遗址”的高柄镂孔蛋壳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以其不可思议的高超工艺和无以伦比的精致魅力,成为出土黑陶中的贵族、巅峰之作,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在日照,有种黑陶叫“李晓”
  1990年,在北京工艺品厂工作的李晓和妻子高玉兰回到家乡日照,因为精通黑陶压光、雕刻、造型、图案设计,被日照开发区黑陶厂聘请为技术员,率先成为日照黑陶制作行业的领军人物,并为日照先期培养了近百名黑陶从业者。
  2012年,顺应时代潮流,李晓成立“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李晓黑陶艺术研究院”,潜心研究黑陶艺术,创作出一批个性鲜明、独具风格的黑陶作品。
  《薪火相传》就是那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寓意深刻:一尊黑陶代表作“高柄镂孔蛋壳陶杯”从旺旺的炉火中腾空而起,与下面的陶窑型底座完美结合,极富视觉冲击力,一举荣获“首届中国黑陶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金奖”。“要做就做精品。”李晓说。
  2020年举办的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工艺雕刻)实操竞赛,李晓只用一天半的时间,就雕刻出一件原本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全新作品,极具国画韵味的黑陶作品《荷风送香气》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令人惊艳。雕刻、绘画、书法被完美揉合、巧妙融入整个作品中,四个瓶面单看各为一图,展开来却是一副完整大图,画面和谐紧凑,诗意盎然。作品一举斩获竞赛第一名,作者荣获“山东省轻工系统首席技师”荣誉称号。“手艺人就要靠手艺说话。”李晓说。
  “宁做十圆,不做一方”,是黑陶圈的业内说法,意思是宁可做十个圆器,也不去做一个方器,因为制作方器耗时费力,难度大,成功率低。可在日照,有人就偏偏把制作方器做成了自己的专长,其作品《清气满乾坤》做工精细,压光平整,雕刻刀法干净、利索、流畅,一举夺得山东省工艺美术最高奖。“创新让传承更久远。”李晓说。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作品,李晓连续三届荣获由日照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日照文艺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陶如让非常欣赏李晓的黑陶作品,亲笔为他题词“陶中珍宝”。
  经得起推敲,耐得了细品,可以雷同,绝无复制,是“李晓黑陶”的自带标签。在日照,有种黑陶叫“李晓”。

以刀代笔,黑陶界的“五项全能”
  来到“李晓黑陶艺术研究院”二楼展厅,记者被陈列满屋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黑陶作品所震撼。它们或陶刻或镂空,或厚重或轻巧,一尊尊通体黝黑光亮,黑得高贵典雅,亮得流光溢彩,透出深厚的艺术之美。
  身为日照黑陶雕刻制作技艺的区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李晓,正在他的工作间专心雕刻一个带有荷花图案的大方瓶,只见他灵活变换着手中刻刀的角度和力度,在瓶体上熟练地刻画着,随着细小的泥屑悄然落下,精美的图案婉然浮现。
  记者惊奇地发现,李晓正在雕刻的方瓶上,没有一点提前打好的“草稿”,他是在表面完全空白的瓶面上雕刻!也就是说,他的每一刀下去,不管轻重、方向还是角度,都必须是准确的,如果刻错了,那是没法擦掉重来的,那这个作品可以说,就废掉了。李晓的从容淡定、胸有成竹从何而来?
  原来,李晓从业黑陶三十余年,最早学习的却是书画专业,他以后师从雕塑、陶艺大家韩美林,转入黑陶行业,潜心研究黑陶雕刻制作工艺后,书画方面的特长让他的黑陶雕刻如虎添翼,增色不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的雕刻不需要事先复印图案,就可以刀代笔,在陶坯上直接刻画,如同画家在画纸上作画一般,挥发自如。李晓还把所学的国画、书法充分运用到了黑陶雕刻中,图案灵动又富有国画风韵,飘逸的草书更是锦上添花。“画有水墨香,字有金石味”,使他的每件黑陶都成了独一无二的孤品,愈显珍贵。
  至此,雕刻、绘画、书法的巧妙融合,再加上多年练就的拉坯、压光技艺,李晓被不少业内人士誉为“五项全能”,“李晓黑陶”也成为日照黑陶响当当的品牌之一。

三十余载,人与泥的灵魂对话
  日照黑陶的历史,有繁华,有落寞,但从古到今,从未消失过。
  一抔土,两块泥,浴火炼制的日照黑陶,是涅槃重生的黑色精灵,映着东方的第一缕阳光,托起人们生活的梦想和希望。
  日照的黑陶艺人甘于寂寞,潜心研究,创新工艺,勇担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将黑陶文化和技艺一代代传承。
  “泥土是有温度的,黑陶是有生命的。我用灵魂跟我的黑陶对话,我为它们付出了岁月和情感,它们承载了我的思想和信念。”说到这里,李晓的眼眶已经湿润。
  他随手递过工作台上的一把刻刀。
  “你猜这把刀我用了多少年了?”
  记者仔细端详着这把刻刀。准确来说,这是一根两端带尖头的铁棍,粗细并不均匀,但表面非常光滑,不长,拿在手里却沉甸甸的。
  “得有十年八年了吧?”
  “它跟着我已经三十几年了。原本这是两把长度分别为二十厘米的刻刀,雕刻多年后,越用越短,最后磨得快拿不着了,我干脆把它们焊接成了一把刻刀,继续用。它现在总长度不到十厘米。”
  这时,记者才注意到,它的中间有明显的焊接痕迹。原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是传说。
  三十几年前,怀着对黑陶近乎虔诚的热爱,李晓一头扎进黑陶行业,再也没有离开过。三十余年的雕刻时光,四十厘米生铁做的刻刀,硬生生被李晓磨成了十厘米;三十余年的雕刻时光,硬生生把李晓一头青丝熬成了白发。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2020年,经过层层推荐、评审,李晓顺利获得山东省高级职称证书,至此,他成为日照市工艺美术界唯一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再晋升到高级的工艺美术师。
  “黑陶是日照这片大地的深情馈赠,让‘李晓黑陶’走得更久远,是我的梦想。我要做追着太阳跑的夸父,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这就是李晓无悔的匠心。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文旅周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晓黑陶:始于匠心 不类匠作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