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厉 倩
通讯员 翟淑涛 宫方杰
去年以来,着眼于充分调动公众参与治水护水的积极性,莒县创新探索“碧水积分”公众护水平台App,通过“志愿巡河+积分兑换”的方式,开启全民护水新模式。
作为莒县水生态“晴雨表”的沭河,主要断面水质由去年的Ⅳ类提高到Ⅲ类以上,收到了“小积分”催生“好生态”的效果。截至目前,共有5100余人次参与线上巡河,累计巡河长度1500公里,受理有奖举报4件,发现并解决巡河问题122件。
开发一个智慧平台确保线上巡河有“径”走
莒县河长办联合莒县移动公司开发“碧水积分”公众护水平台App,并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行公众护水“碧水积分”的实施办法》。App内共设立巡河、问题反馈、公益活动、河湖文苑、有奖举报五大功能模块。
“市民只需下载安装App,根据个人实际选择相应的模块参与巡河护河,后台管理人员会集中导出报送信息,进一步扩大问题收集覆盖面,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实现巡河全民化、数据实时化、管理电子化、资料集中化。”莒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此基础上,每月根据巡河大数据对河湖“把脉问诊”,通过汇总问题、分类统计,提前预判生态风险隐患,针对性制定解决对策,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构建一个积分体系激励广大市民有“兴”管
围绕平台五大功能模块,莒县对每一模块设立不同的积分,市民通过“登录、问题反馈、信息分享、巡河、点赞、评价、举报”等操作,便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以兑换话费、流量等。同时,莒县河长办年底还将根据“碧水积分”排名情况,开展“优秀民间河长”评选活动,给予相应奖励。
依托河湖文苑功能板块,鼓励广大摄影、文学爱好者将巡河中所观所思上传,经审核后在该板块动态展示。目前,先后开展了“全民参与河长制护莒县幸福河”摄影大赛、“碧水积分河湖文苑有奖征文”等线上活动,共征集摄影作品120幅、文学作品75件,汇聚了更多有特长的市民参与巡河,让莒县河湖增添了“文艺范”。
不仅如此,平台还定期发布水环境治理相关新闻、政策法规、典型经验等,市民在阅读和分享中既能获得积分奖励,又能提升巡河专业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全县河湖长履职信息,强化对河湖生态的监督。
建立一个闭环机制保障问题有“人”改
工作中,后台管理人员会针对不同区域和性质,对市民上传反映的问题和线索即时分类梳理,莒县河长办第一时间安排各级河湖长、河湖警长、河管员“线上”就近打卡报到,确保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核查处理,问题整改完成后上传平台并反馈给巡河志愿者。
对市民上传问题整改难度较大的,莒县河长办安排专人现场巡查后,当场“派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标准、整改时限,对按时间和标准完成整改的进行销号并上传平台;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按照河湖长制考核标准给予相应扣分,并提报县级河长,实行重点挂牌、督办和约谈,督促属地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将问题整改到位。